护理风险干预对ICU呼吸窘迫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并发症的影响

期刊: 养生科学 DOI: PDF下载

汪蕊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甘肃 天水 741020

摘要

目的:探讨将风险护理模式应用于ICU呼吸窘迫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ICU于2021年9月-2022年9月接收的呼吸窘迫患者(7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的护理方法为常规模式,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添加风险护理,将两组的舒适度评分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生理舒适度(21.12±2.67)分、心理舒适度(23.32±2.75)分、精神舒适度(24.61±3.39)分、社会文化和环境舒适度(19.12±1.82)分、总分(87.43±6.12)分,均较对照组的(16.69±2.52)分、(17.04±2.31)分、(19.79±2.52)分、(13.34±1.57)分、(65.37±4.61)分高,差异显著;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6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52%。结论:发生呼吸窘迫并且入住ICU接受治疗时,对患者开展护理风险干预可提高其舒适度,有效控制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呼吸窘迫;ICU;护理风险干预;并发症

正文


呼吸窘迫的发病原因较复杂,包括代谢紊乱、血液系统疾病、误吸、严重感染与创伤等,主要表现为极度呼吸困难、心率增加、胸闷、青紫等,通过X线透视检查发现肺部存在浸润阴影。呼吸窘迫的情况较危及,多数需要经过ICU救治,以便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1]。但在治疗过程中,仍需要警惕并发症的发生,有必要加强相关护理干预,保障患者的安全[2-3]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共选择76例呼吸窘迫患者,均具备ICU治疗条件,通过随机抽取法展开分组。对照组(n=38)男23例、女15例;年龄在55~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7.48±4.29)岁;病程:4~10h,均值:(7.34±1.06h。观察组(n=38)包括24例男性患者与14例女性患者;年龄范围为56~80岁,平均(67.62±4.41)岁;病程最短为4h,最长为11h,平均(7.59±1.13h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协助患者保持舒适的体位、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保持病房封闭性、常规消毒、遵照医嘱为患者用药等。

观察组:添加风险护理,成立风险管理小组,定期对小组成员进行培训,加强对理论知识、实际操作能力的考核,规范护理人员的各项操作。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导致并发症的原因,加强口腔卫生管理,先进行痰培养,再根据培养结果为患者选择合适的冲洗液,对于脑脊液口鼻漏的患者不可冲洗;评估患者的营养状态,合理使用抗生素,尽量减少抑制胃酸药物的使用,定期采取气道湿化措施;根据患者的排痰情况进行吸痰处理,关注患者的各方面护理需求,多开导、关心、鼓励患者,予以精神上的支持。

1.3观察指标

按照kolcaba的舒适状况量表(GCQ评估两组的舒适度,包括4个维度,正向计分;同时,记录两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SPSS 22.0软件作为数据处理工具,当提示P0.05时意味着组间数据的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通过护理后,两组的舒适度评分均提高,且观察组明显偏高,见表1

1  两组舒适度比较±s,分

组别

n

时间

生理

心理

精神

社会文化和环境

总分

对照组

38

护理

11.23±1.38

10.59±1.22

13.37±1.35

8.68±1.02

42.85±3.63

护理

16.69±2.52

17.04±2.31

19.79±2.52

13.34±1.57

65.37±4.61

t

6.302

5.128

10.421

9.635

10.248

P

0.013

0.020

0.018

0.009

0.016

观察组

38

护理

11.26±1.35

10.54±1.27

13.31±1.40

8.62±1.03

42.97±3.71

护理

21.12±2.67

23.32±2.75

24.61±3.39

19.12±1.82

87.43±6.12

t

13.302

16.452

15.248

12.310

13.344

P

0.003

0.010

0.007

0.012

0.005

t护理前组间

0.835

0.962

0.801

0.763

0.604

P护理前组间

0.136

0.205

0.148

0.194

0.305

t护理后组间

7.302

5.295

5.608

8.234

5.601

P护理后组间

0.035

0.041

0.044

0.031

0.029

2.2就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而言,观察组显著较低,见表2

2  两组并发症比较 [n(%)]

组别

n

呼吸机相关肺炎

气胸

动脉血栓

总发生率

对照组

38

12.63

25.26

12.63

410.52

观察组

38

00.00

12.63

00.00

12.63

χ2

-




4.222

P

-




0.040

3.讨论

针对呼吸窘迫的情况,以往临床除了采取相关治疗措施之外,还会配合常规护理作为辅助。但在实际护理过程中,容易忽略对护理风险的评估与管理,并发症问题未能得到较好地解决[4-5]。通过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提前预测患者可能会发生的不良事件,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处理能力,使护患之间保持良好的配合,从而有效解决并发症问题,同时还能够使患者保持更加舒适的状态。如以上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后的舒适度评分较高,并发症发生较少。

综上所述,通过护理风险干预,不仅可以提高在ICU接受治疗的呼吸窘迫患者的舒适度,还可以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曾谦,刘伶志.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2,29(12):120-123.

[2]李盛楠,吴子芳,刘艳菊.ICU护理风险干预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黑龙江医学,2022,46(20):2521-2523.

[3]陈记红,陈小燕.ICU护理风险管理在降低ARDS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中的作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01):140-142.

[4]代丽.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并发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高危因素分析及感染病原菌分布[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8,33(05):763-765.

[5]陶训功.护理风险管理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影响研究[J].健康之路,2018,17(09):217-21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