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临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期刊: 养生科学 DOI: PDF下载

刘恩合 武占强 金桂玉 任奉

迁西县人民医院 河北 迁西 064300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患有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本院2022年3月-2023年3月接收的老年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统计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将GCS评分≤3分的患者纳入观察组(8例),说明预后不良,将GCS评分>3分的患者纳入对照组(12例),说明预后良好,分析两组的个人资料,总结导致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观察组年龄≥70岁、有高血压、手术时机≥3d、动脉瘤夹闭、贫血、低蛋白血症、心脏病史、卒中病史占比分别为62.50%、75.00%、87.50%、62.50%、75.00%、50.00%、50.00%、37.50%,均高于对照组的25.00%、16.67%、41.67%、8.33%、25.00%、8.33%、0.00%、0.00%,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老年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影响预后的因素包括年龄、手术时机、高血压、贫血、低蛋白症等,还需加强防范,以便改善预后。


关键词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老年;预后不良;危险因素

正文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病原因主要包括外伤因素(跌倒)、先天性因素(先天性动脉瘤),可出现剧烈头痛、意识障碍、偏瘫等症状,需尽早行手术治疗[1-2]。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具有较大的手术风险,尤其是老年患者,如果治疗不当还可能会导致预后不良,引起一系列后遗症。本文主要就其中的危险因素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共纳入20老年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根据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进行分组,即对照组(GCS评分>3)、观察组(GCS评分3)。对照组(n=12)男5例、女7例;年龄在60~9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7.48±4.23)岁;病程1~75h,平均(38.45±4.26h观察组(n=8)男3例、女5例;年龄在62~9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7.56±4.37)岁;病程2~75h,平均(38.59±4.13h

1.2方法

收集患者的个人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手术时机、高血压情况、手术方式等,分析导致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2.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年龄7062.50%25.00%,高血压75.00%16.67%、手术时机≥3d 87.50%41.67%动脉瘤夹闭62.50%8.333%,贫血75.00%25.00%,低蛋白血症50.00%8.33%心脏病史50.00%0.00%,卒中病史37.50%0.00%观察组的占比显著较高,见表1

1  预后不良危险因素分析 [n(%)]

危险因素

观察组(n=8

对照组(n=12

χ2/P

性别

337.50

541.67

0.035/0.852

562.50

758.33

年龄

70

337.50

975.00

4.432/0.035

70

562.50

325.00

吸烟

225.00

433.33

0.159/0.690

675.00

866.67

高血压

675.00

216.67

6.806/0.009

225.00

1083.33

手术时机

3d

112.50

758.33

4.201/0.040

3d

787.50

541.67

动脉瘤夹闭

562.50

18.33

6.706/0.010

337.50

1191.67

贫血

675.00

325.00

4.848/0.028

225.00

975.00

低蛋白血症

450.00

18.33

4.444/0.035

450.00

1191.67

冠心病

337.50

650.00

0.303/0.582

562.50

650.00

手术方式

开颅夹闭

450.00

541.67

0.135/0.714

血管内介入

450.00

758.33

动脉瘤的位置

前循环

562.50

758.33

0.035/0.852

后循环

337.50

541.67

心脏病史

450.00

00.00

7.500/0.006

450.00

12100.00

卒中病史

337.50

00.00

5.294/0.021

562.50

12100.00

3.讨论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危害性较高的脑部疾病,致残率与病死率较高,该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与致残率会随着升高,并且老年人对手术的耐受程度偏低,预后影响因素较多,还需重视老年患者的治疗,找出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与康复方案[3-4]。从以上结果中得知,高血压、年龄、手术时机、贫血、低蛋白症等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还需注重纠正患者的贫血情况,及时调节血压,严格检测有无低蛋白血并根据实际情况用药,同时还要加强对高龄患者进行监测,谨慎地评估手术的获益程度。有学者提出,当患者的生命体征不稳定时还需先进行药物治疗一段时间后再根据患者的病情进行手术干预[5-6]。对于手术时机,还是尽可能在超早期采取手术治疗,以避免发生动脉瘤再次破裂。

综上所述,导致老年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有年龄、手术时机、高血压、贫血、低蛋白症、心脏病史、卒中病史,有必要以此为依据,调整患者的干预措施。

【参考文献】

[1]吴伟东,熊剑. 老年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临床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J].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3, 44(01):36-40.

[2]许志剑,杨帆,郑照等. 影响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老年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 浙江医学, 2023, 45(01):68-71.

[3]黄启伟,江文曲,高翔. 低级别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危险因素及临床意义[J]. 中国当代医药, 2022, 29(34):116-119.

[4]郑云贵,陈哲,卢晓闻等. 影响高分级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22, 6(15):111-115.

[5]孙振国,杨阳,孙建新等. 高级别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再破裂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22, 19(01):97-100+104.

[6]温铖彩,陈源锋,陈小鑫等. 颅内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J]. 中外医疗, 2021, 40(29):46-4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