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药物是毒药?用了会影响记忆力?

期刊: 养生科学 DOI: PDF下载

杨路萍

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 四川 成都 610213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在生活中,你可能听到过这样的说法:麻醉药物具有较多副作用,堪称毒药,用了麻醉药物还会影响记忆力。那么,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呢?麻醉药物真的是毒药吗?用了麻醉药物真的会影响记忆力吗?如果你对这个问题感到困惑,就来阅读本文吧。

一、麻醉的类型

首先要明确一点,麻醉药物不是毒药,而是在临床医学上使用较为广泛的药物。在临床医学上,麻醉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全身麻醉,一种是局部麻醉。其中,局部麻醉主要包括椎管内麻醉、局部浸润麻醉、区域麻醉以及表面麻醉。局部麻醉主要用于眼科手术、剖腹产等手术。

全身麻醉主要用于腹腔镜手术、无痛胃肠镜检查、胸腔镜手术等。全身麻醉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静脉麻醉,一种是吸入麻醉。其中,静脉麻醉是以静脉注射的方式对患者使用麻醉药物,利用血液循环使麻醉药物对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作用。临床上使用较多的静脉麻醉药物包括丙泊酚、依托咪酯、氯胺酮等镇静药物以及吗啡、舒芬太尼、芬太尼等镇痛药物,此类药物大多是短效药物,安全性较高。患者实施宫腔镜、肠镜、胃镜等检查,一般采用的全身麻醉方式为静脉麻醉。此类全身麻醉方式苏醒较快,副作用相对较少,且不会对患者造成严重的生理扰乱。吸入麻醉是指经过呼吸道吸入方式对患者使用麻醉药物,抑制患者中枢神经系统,暂时使患者丧失意识和痛感。小儿麻醉诱导和术中麻醉维持多使用吸入麻醉方法。临床医学常用的吸入麻醉药物主要有一氧化氮、地氟烷、七氟烷等。

二、麻醉药物是否会影响记忆力?

患者使用局部麻醉进行手术,整个过程保持清醒状态,不仅如此,麻醉药物只对外周神经发生作用,对大脑则不起作用,因而不会影响记忆力。

全身麻醉一般利用吸入、肌肉注射、静脉注射等方式使麻醉药物有效进入血液,进而作用于脑部,实现镇痛、镇静的疗效。其原理在于通过麻醉药物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使患者暂时丧失知觉和感觉,进而使其痛觉消失。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即没有痛感。临床应用显示,静脉麻醉的安全性较高,不会对记忆力造成不良影响。吸入麻醉使用的麻醉药物被患者吸入体内之后,绝大多数通过气体原形从患者体内排出,基本不会影响患者的大脑代谢,也就不会影响患者的记忆力。

无论是静脉麻醉使用的麻醉药物还是吸入麻醉使用的麻醉药物,其作用时间均相对较短,不会长时间停留在患者体内。人体内的麻醉药物大部分通过呼吸道、肾脏、肝脏排出。即使部分患者肝肾受损,排出麻醉药物的时间会有所延长,但通常也会在几小时时间内完全排出,因而不会对患者记忆力造成不良影响。

当前,临床医学使用的各类麻醉药物通常较为成熟,且安全性较高。对于青壮年患者而言,其大脑发育较为完善,不会受麻醉药物影响而损害记忆力。对于幼儿患者而言,其中枢神经系统尚未发育成熟,对幼儿患者实施短时间单次麻醉一般不会影响其神经发育,但对幼儿患者实施长时间单次麻醉或者次数较多的全身麻醉,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神经系统发育,但尚无直接证据证明麻醉药物会影响幼儿的记忆力。对于老年患者而言,其神经系统趋于退化,在接受手术治疗后,其注意力、记忆力在短时间内会出现下降情况,但这一般与患者的神经系统反应性有关,并不能说明麻醉药物影响其记忆力。

即使麻醉药物对患者的大脑产生作用,其药效也仅能达到大脑外周神经,也就是说只能让患者暂时丧失痛感,而不会对患者的记忆功能造成影响。部分患者感到使用麻醉药物后其记忆力出现衰退,更有可能是心理暗示造成的影响,而非麻醉药物导致的。

总之,麻醉药物是临床治疗,特别是外科手术必要的常用药物。当前用于临床的麻醉药物大多具有较强的安全性,麻醉药物对患者大脑发生的作用也是短暂的,且具有可逆性,几乎不会对患者的记忆力产生不良影响。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