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体检采血时晕针原因及护理对策
摘要
关键词
采血;晕针;健康体检;原因分析;护理对策
正文
临床数据显示,健康体检采血过程中部分体检者存在采血晕针现象[1],主要表现为恶心、面色苍白、头晕等症状,严重者甚至晕厥,对体检者的身心健康均十分不利[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21.01~2023.01在我院行健康体检者200名,依据研究对象基本资料均衡原则,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00名,对照组与观察组体检采血时晕针体检者各12例、4例;对照组年龄为20~28岁,平均年龄(24.18±3.84)岁;由18例男性与12例女性组成;观察组年龄为21~27岁,平均年龄(24.28±3.90)岁;由15例男性与15例女性组成。2组体检人员资料相近,P>0.05。
1.2方法
1.2.1 基础护理(对照组、观察组)
体检前发放体检相关注意事项,叮嘱其空腹检查,注意休息,按照正常采血流程及操作进行。
1.2.2 加强护理干预(观察组)
(1)对对照组体检采血时晕针的12例体检者进行原因分析:生理因素,体检者在体检前因个人原因、工作或家庭等因素导致其机体较为劳累,会增加采血过程中血压降低、体力不支等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同时加之体检需要空腹采血,采血针穿刺以及血液的抽离,机体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反应,若体检者疼痛刺激反应较为敏感,则可能会进一步增加机体呼吸困难、晕厥等晕针症状。心理因素,对照组12例采血晕针体检者中超过一半人员存在异常心理,一方面与体检者对静脉采血认知不足,一方面是采血针穿刺与静脉血抽离过程对其心理造成了刺激,使体检者在采血过程中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担心、焦虑等心理,从而发生晕针相关症状。其他因素,声音嘈杂、气压过低、潮湿、闷热或空气不流动等采血环境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体检者采血时身体与心理的整体状态,不良的环境会增加体检者诸多的身体不适;采血人员护理服务态度、采血技术均会影响体检者采血过程中的身体与心理状态,穿刺不成功、穿刺疼痛、态度恶劣等因素增加体检者负面心理、造成肌肉紧绷等机体不适,从而增加晕针风险。
(2)加强护理干预:①体检前不仅为体检者发放体检注意事项卡片,还需要面对面叮嘱、强调体检前48h禁止饮酒、保持清淡饮食、避免熬夜等相关注意事项,提高体检人员对体检相关注意事项的了解水平与认知度,并告知体检者体检前未充分做好相关准备可能出现晕针等不良现象;耐心解答体检者提出的关于体检问题,建立良好的相互关系。还需要对体检者的既往病史、过敏史、晕针史进行详细询问与记录,并告知体检流程、意义、体检内容,讲解可能出现的症状反应以及相关护理措施。②加强体检人员采血心理护理,一方面从采血相关知识,流入流程、操作、检查意义等,一方面针对体检者负面心理产生原因给予针对性的心理指导,例如看到采血针穿刺会紧张者,护理人员可以在穿刺时与体检者进行交流或其他方式转移其注意力,以此缓解紧张感;同时也可以指导体检者采取坐位,头部伏在采血台上以此减轻大脑血氧状况。③加强采血环境护理,准备好采血相关物品、急救物品与药品,例如葡萄糖、温开水、氧气等,一旦发生晕针情况,可以及时且有效给予其对症的干预措施。在适宜位置张贴保持安静、禁止吸烟等标志牌,准备舒适的采血座椅等。
1.3判定指标
分析两组体检人员护理效果,指标包括晕针发生率、采血依从性、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分析
试验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5.0检验,计量资料(±s)用t检验。组间比较用x2检验,卡方比对计数资料(%)率,组间有差异为P<0.05。
2结果
2.1分析两组体检人员护理效果
比对2组,观察组采血时晕针率更低4.00%(4/100),对照组依从性评分及护理满意率80.00%(80/100)更低,2组差距在统计学中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体检人员护理效果分析 [(%)例/(±s,分)]
组别 | 采血时晕针率 | 依从性评分 | 护理满意度 | |||
非常满意 | 满意 | 不满意 | 满意率 | |||
对照组n=100 | 12.00%(12/100) | 6.84±2.50 | 50.00%(50/100) | 30.00%(30/100) | 20.00%(20/100) | 80.00%(80/100) |
观察组n=100 | 4.00%(4/100) | 9.04±2.84 | 56.00%(56/100) | 35.00%(35/100) | 9.00%(9/100) | 91.00%(91/100) |
T/X2值 | 4.347 | 5.814 | 0.722 | 0.569 | 4.880 | 4.880 |
P值 | 0.037 | <0.001 | 0.395 | 0.450 | 0.027 | 0.027 |
3讨论
近年来,社会群体普遍越来越重视日常体检,健康体检中的静脉采血是血常规检验重要的操作过程,采血时晕针不仅对体检者的身心健康无益,也影响到了健康体检效率及安全性。本次研究中对照组12例晕针者主要原因为生理因素与心理因素,同时环境因素与采血人员技术与服务态度也会对体检者身心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对观察组给予针对性地加强护理干预,护理后观察组采血晕针率显著降低。
综上所述,健康体检人员采血时晕针原因有心理因素、生理因素、环境与采血技术等因素,给予针对性地加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晕针事件,还能提高体检采血依从性,体检者护理满意度也得到了提升。
参考文献
[1]李惠靖.健康体检采血晕针的原因分析及护理措施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8):280-281.
[2]魏蕾.健康体检采血晕针者晕针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3):177+1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