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中的应用

期刊: 养生科学 DOI: PDF下载

孙欢

黔西南州人民医院

摘要

目的 分析延续性护理对慢阻肺患者肺部功能的影响。方法 在进行本次研究时,研究人员选择实验时间段为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研究人员录入该时间段内资料登记有效,并且我院中收入的慢阻肺稳定期90例患者,研究人员在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后,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组内设置45名患者。结果 治疗前2组肺部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肺部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肺部功能得到明显强化,P<0.05。结论 慢阻肺稳定期属于肺部的常见疾病,一旦发病则必然会损伤患者的肺部组织,影响患者的正常肺部通气,而在开展患者的临床护理时,将延续性护理应用于其中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护理质量,使患者的肺功能和通气状态得到改善,有助于保障患者的机体功能恢复和病情恢复,具有良好的可推广价值。


关键词

延续性护理;肺功能康复训练;慢阻肺稳定期;肺功能

正文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特别是在老年人群中,其发病率逐年上升。COPD患者常常伴随着肺部功能下降、呼吸困难以及严重的生活质量下降,给患者和家庭带来了巨大的负担。因此,如何有效管理和改善COPD患者的肺部功能成为了医学界和护理界的关注焦点。延续性护理是一种综合性护理模式,旨在通过连续不断的护理和监测来提供全面的护理支持,以满足患者的长期需求。在COPD患者的护理中,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应用已经逐渐受到重视。本研究旨在探讨延续性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特别是其对肺部功能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在进行本次研究时,研究人员选择实验时间段为2021年11月至2022年10月,研究人员录入该时间段内资料登记有效,并且我院中收入的慢阻肺稳定期90例患者,研究人员在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后,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组内设置45名患者实验组54到72岁,男20例,女25例,平均年龄(64.34±3.42)岁。对照组56到75岁之间,男19例,女26例,平均年龄(66.42±3.89)岁。经比较,基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常规护理,为患者提供机器通气以及化痰药物,保证患者的正常呼吸,同时实施抗感染治疗,增强营养知识,每间隔两小时帮助患者翻身,通过拍背的方式辅助患者完成排痰。

1.2.2 实验组

    建立信任关系:在患者入院后,护士应该主动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的需求和关注点,逐步建立信任关系。护士应该以友好的态度与患者沟通,并尽量提供适当的支持和安慰。

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个人喜好,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护士应该与医生和其他护理人员合作,确保患者获得全面的治疗和护理。

使用共情护理:共情护理是一种基于理解和同情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护士应该关注患者的情感需要,并提供情感支持和安慰。护士应该尽可能地关注患者的感受,了解他们的生活体验,以便更好地提供个性化的护理。

采用治疗性沟通:治疗性沟通是一种能够帮助患者面对疾病和治疗的有效方法。护士应该采用开放式的问题,引导患者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帮助患者探索和解决问题,增强他们的自我效能感。

定期监测和评估:护士应该定期监测和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记录患者的病情和治疗进展,及时调整护理计划和治疗方案,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对比治疗前后肺部功能指标利用MasterScreen肺功能测试仪对患者肺部功能进行检测,测量指标包括FEV1、FVC、FEV1/FVC,指标数据和肺部功能成正比关系,检测数据大则代表患者肺部功能恢复情况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实验指标使用统计学SPSS19.0软件处理,将计量资料用(`x±s)进行表示,用T值检验;将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使用x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前2组肺部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肺部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肺部功能得到明显强化,P<0.05。

1  肺部功能指标(

组别

例数

FEV1L)

FVC(L)

FEV1/FVC(%)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实验组

45

0.86±0.22

1.92±0.89

1.76±0.24

2.83±0.26

52.46±2.34

72.61±2.48

对照组

45

0.84±0.18

1.43±0.75

1.74±2.31

2.11±0.34

51.98±2.28

68.97±2.11

t值


0.4163

2.4907

0.0509

9.9518

0.8692

6.6145

P值


0.6785

0.0152

0.9595

0.0000

0.3878

0.0000

3 讨论

慢阻肺合并呼衰患者表现出的不良症状较为明显,同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肺部大量的气体残留,增加患者的并发症风险,导致患者的治疗安全性受到影响。患者症状表现为呼吸急促、咳嗽、咳痰、胸闷、气促等。患者还可能出现心悸、疲劳、乏力等全身症状。肺功能组织会受到极大的影响,而在针对患者开展护理时将延续性护理方案应用于其中,能够使患者的护理质量得到改善,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肺部功能。延续性护理护理方案中,护理人员会对病人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包括病史、症状、生理指标等方面的评估,以确定病人的健康状况和护理需求。医护人员根据病人的健康状况和护理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为病人提供指导和建议。进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呼吸功能,有助于促进患者的病情恢复,值得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安比达,冉丽丽,冯建国.营养和心理干预联合肺康复训练操对慢阻肺患者的疗效[J].心理月刊,2022,17(11):98-100.

[2]罗翔,刘婷,刘道娟.穴位灸敷联合肺康复训练促进肺单叶切除术后肺功能的恢复[J].中国乡村医药,2022,29(10):45-36.

[3]李娜.肺康复训练联合心理干预对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2,17(7):194-197.

[4]可爱华,史淑静,孙爱华,王文婷,颜卫峰.肺康复训练对慢阻肺稳定期合并心功能不全患者的疗效分析[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2,20(6):45-3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