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采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评价
摘要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布地奈德鼻喷雾剂;临床效果;不良反应
正文
过敏性鼻炎(AR)是一种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患者主要表现阵发性喷嚏、清水样涕以及鼻痒和鼻塞等症状,部分患者还可伴有眼部症状、下呼吸道症状,需尽早进行有效治疗[1]。目前,AR尚不能彻底治愈,临床对于本病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多数患者通过规范化药物治疗,症状可得到良好控制,并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2]。氯雷他定是临床治疗AR的常用药,早期单一用药一般可取得一定效果,但伴随用药周期延长,不仅疗效会明显减退,还可能引起较多不良反应。因此,需寻求一种更为有效安全的用药方案[3]。本次研究介于2022年6月-2023年6月时期,共纳入收治符合标准的100例AR患者,探析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介于2022年6月-2023年6月时期,共纳入收治符合标准的100例AR患者,以奇偶数字表法分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20~70岁,平均(45.35±10.44)岁,病程1~8年,平均(4.59±1.12)年;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21~70岁,平均(45.60±10.27)岁,病程1~9年,平均(4.71±1.05)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经鼻部检查、过敏原皮肤实验等明确诊断为AR;病历资料齐全无缺损;视听、言语等基础功能正常,具备一定配合能力;本人及家属知情研究相关事项,签署书面协议书。
排除标准:合并鼻息肉等其他鼻部疾病;对研究使用药物存在过敏史、禁忌症,或产生耐药性;近期内有相关药物治疗史;未按医嘱用药或因主、客观因素退出观察。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治疗:单次取10mg氯雷他定片让患者口服,每日1次,共治疗4周。
观察组联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氯雷他定用药与对照组一致,使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喷鼻孔,每个鼻孔2喷,每日2次,共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
(1)临床效果:显效:阵发性喷嚏、清水样涕等症状全部消退,鼻部、过敏原皮肤实验等检查结果未见异常;有效:相关症状、检查结果较治疗前好转明显;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
(2)症状改善时间:统计记录喷嚏、流涕、鼻塞、鼻痒等症状改善时间。
(3)炎症因子水平:于治疗前、治疗4周,采集空腹静脉血,通过酶联免疫法测定 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
(4)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计算头痛、皮疹以及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2.0软件分析数据,符合正态分布的各项计量资料均数±标准差(),t检验,计数资料构成比[n(%)],x2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8.00%高于对照组8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临床效果比较(n,%)
组别 | n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对照组 | 50 | 25(50.00%) | 18(36.00%) | 7(14.00%) | 43(86.00%) |
观察组 | 50 | 34(68.00%) | 15(30.00%) | 1(2.00%) | 49(98.00%) |
c2值 | -- | -- | -- | -- | 4.891 |
P值 | -- | -- | -- | -- | 0.027 |
2.2 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观察组喷嚏、流涕、鼻塞、鼻痒等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症状改善时间比较(,d)
组别 | n | 喷嚏 | 流涕 | 鼻塞 | 鼻痒 |
对照组 | 50 | 4.29±1.05 | 4.37±1.12 | 5.05±1.15 | 4.77±1.09 |
观察组 | 50 | 3.18±0.96 | 3.42±1.05 | 3.51±1.08 | 3.38±0.95 |
t值 | -- | 5.517 | 4.376 | 6.902 | 6.798 |
P值 | -- | <0.001 | <0.001 | <0.001 | <0.001 |
2.3 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IFN-γ、IL-10、IL-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观察组IFN-γ、IL-10水平高于对照组,IL-4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炎症因子水平比较()
组别 | n | IFN-γ(ng/L) | IL-10(ng/L) | IL-4(pg/L) | ||||
治疗前 | 治疗4周 | 治疗前 | 治疗4周 | 治疗前 | 治疗4周 | |||
对照组 | 50 | 67.36±10.78 | 75.69±13.55 | 27.99±3.61 | 32.74±3.95 | 73.69±10.24 | 35.69±5.51 | |
观察组 | 50 | 67.28±10.81 | 86.73±15.02 | 27.84±3.48 | 36.12±4.23 | 73.56±10.18 | 20.12±4.37 | |
t值 | -- | 0.037 | 3.859 | 0.212 | 4.130 | 0.064 | 15.655 | |
P值 | -- | 0.971 | <0.001 | 0.833 | <0.001 | 0.949 | <0.001 |
2.4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头痛、皮疹以及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4.00%与对照组6.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组别 | n | 头痛 | 皮疹 | 胃肠道不适 | 总发生率(%) |
对照组 | 50 | 1(2.00%) | 1(2.00%) | 1(2.00%) | 3(6.00%) |
观察组 | 50 | 1(2.00%) | 1(2.00%) | 0(0.00%) | 2(4.00%) |
c2值 | -- | -- | -- | -- | 0.211 |
P值 | -- | -- | -- | -- | 0.646 |
3 讨论
AR为复杂的多基因遗传性疾病,遗传学研究表明,AR的多种表现型都受到较强的遗传控制,同时表观遗传学揭示环境因素对AR的发病也具有直接影响[4]。近年来,AR流行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高发趋势,由于本病对患者身心健康、生存质量较大,因此,探寻制定高效安全治疗方案是临床研究重点和关键[5]。
本次研究针对AR患者采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得到如下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喷嚏、流涕等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观察组炎症因子水平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头痛、皮疹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证实在氯雷他定基础上联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AR,整体效果更为卓著。氯雷他定属于第二代哌啶类抗组胺药物,当进入机体,能够选择性拮抗外周组胺H1受体,进而缓解过敏反应引起的相关症状[6]。但由于AR患者之间病情存在个体化差异,氯雷他定单药治疗存在局限和不足,如小剂量用药效果不佳,而长期用药易产生耐药性、增加不良反应[7]。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是一种糖皮质激素,具有强烈的抗炎作用,可抑制鼻腔内炎症反应,减轻鼻黏膜的充血、红肿和分泌物的产生,进而帮助减轻鼻塞、流涕和打喷嚏等鼻炎症状[8]。同时布地奈德可以抑制免疫系统在鼻腔内的过度反应,减少过敏性鼻炎引起的炎症反应[9]。另外布地奈德可以减少过敏原(如花粉、尘螨、宠物皮屑等)引发的免疫反应,减少过敏原引起的炎症反应和过敏性介质的释放,减轻症状[10]。联合用药可弥补单药治疗的不足,不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AR采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整体效果确切,且安全性可靠,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孙爱华.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3,17(01):28-30.
[2]牛艳,申江江,柳林整.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2,7(06):34-36.
[3]崔一云.孟鲁司特钠片联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22,29(02):68-70.
[4]周亮辉.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有效性观察[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21,36(03):80-81+84.DOI:10.19617/j.issn1001-1307.2021.03.80.
[5]夏艳萍,赵倩,夏艳玲.孟鲁司特钠片联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21,36(03):114-116.
[6]马莉,吕世霞,吴燕妮.过敏性鼻炎应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的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11):47-48.
[7]马淑芳.鼻康片联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小儿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20,35(19):3610-3613.
[8]殷显梅.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氯雷他定对过敏性鼻炎患者IFN-γ、IL-4的影响[J].青海医药杂志,2020,50(08):8-9.
[9]谢杰群.氯雷他定联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21):3758-3759.
[10]林接法.孟鲁司特钠片联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20):113-115+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