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核磁共振成像,彩色超声及X线钼靶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

期刊: 养生科学 DOI: PDF下载

钟华东

于都县人民医院 342300

摘要

目的:分析核磁共振成像,彩色超声及X线钼靶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入我院于2021年3月—2022年3月内,接收的乳腺癌患者152例,以及乳腺良性病变检出患者18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MRI检查、彩色超声检查以及X线钼靶检查,评定三种检查形式对乳腺癌诊断的准确度、敏感度以及特异度。结果:181例良性病变患者,经MRI、X线钼靶以及彩超诊断例数为150例、130例以及142例;152例乳腺癌患者中:上述三种诊断得出占比140例:136例:132例;经MRI诊断的整体结果更高。结论:对乳腺癌患者中,经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具有的准确度更高。


关键词

核磁共振成像;彩色超声;X线钼靶;乳腺癌;价值分析

正文


前言

作为妇科中十分多发的一种恶性肿瘤病症,目前随着女性压力增大等多种因素影响,乳腺癌的发病率不断提升,同时根据不完全数据佐证,当前乳腺癌从以往发病人群的中老年,逐渐以年轻人群呈现,因此对女性生活质量及安全产生极大影响,且早期乳腺癌患者无鲜明的临床表现,所以及早的诊断从而对应开展干预和治疗,而后对乳腺癌精准把控,可有效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1]当前临床多将核磁共振成像(MRI)、彩色超声X线钼靶三种检查形式,实施于乳腺疾病的诊断中,来完成良性以及恶性的筛查但是关于这三种检查形式在乳腺癌中的诊断价值如何,目前尚未有统一以及精准的定论。基于此本文将评定以乳腺癌患者为基础,核磁共振成像,彩色超声及X线钼靶的诊断价值。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20213月开始选取经病理诊断的乳腺癌患者152例,均为女性,年龄23—52岁,平均(33.26±0.68)岁,病程1—9年,平均(4.26±0.74)年,同时纳入乳腺良性病变患者182例,均为女性,年龄22—51岁,平均(33.30±0.60)岁,病程1—8年,平均(4.02±0.86)年。通过上述信息纳入处理,组间无差异P0.05)。

纳入标准:经病理确诊;具有清楚的数据资料信息;未进行过假体植入手术。排除标准:其余部位的肿瘤疾病;化疗。

1.2 方法

磁共振检查(Magnetic ResonanceMR[2]检查中:选取飞利浦公司生产的1.5TMRI扫描设备处理,型号为Achieva/Intera,患者在进行检查阶段保持俯卧位姿势,乳腺保持自然状态在线圈内垂着,将乳腺紧紧贴住线圈后,完成基础扫描,通过动态增强扫描形式,同时评定乳腺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记录乳腺内的病灶大小结构、所处区间以及乳腺数量,记录肿瘤是否存在转移的情况。

经低剂量乳腺X光摄片技术检查,通过普兰梅德(Planmed[3]公司研发的一款数字化乳腺X线机完成测定,通过对两侧的乳腺以斜位以及头足轴位拍片,必要阶段完成对局部病灶的加压放大拍摄处理,对乳腺肿块所处的形态表现,区域结构,钙化特征是否存在以及是否有腋窝淋巴结情况分析。

彩超检查:通过飞利浦公司生产的影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保持仰卧位后,将两只手臂高举放置在脑部后方,对腋窝区域,乳腺位置完全暴露,将乳头作为检查核心,沿着乳腺的象限完成扫描处理,对乳腺肿块的各个结果进行评定。

1.3 诊断标准

MRI检查中,以乳腺癌征象评定,其中以乳腺内肿块的形状判定,呈现为没有规则性特征,经信号评定不具有常规性,以异常性表达,肿块的边缘结构处不光滑,毛刺明显,区域分布模糊;经增强扫描阶段,病灶位置有强化表现。以乳腺良性病变征象观测:肿块的形状相对有规律,区域分泌所处清楚特点,经增强扫描病灶位置没有酯化反应。

X线钼靶检查中,设定的乳腺癌直接征象表现,乳腺的肿块边缘结构,形状以毛刺/分叶为主,区间结构所处模糊特征;以杆子形状、泥沙样子呈现,或呈现为分叉形状的微钙化特征;局限性以致密性浸润表达。乳腺癌的间接性征象特征:以乳房皮肤处的局部增厚特征为主,乳头以内陷为表现;肿块局部具有较为粗大状的血管造影,同时区间内的乳腺结构具有不均匀分布特征,淋巴结处于肿大表现。存在上述两项内容直接征象/1项直接征象和2项间接征象时,可进行乳腺癌的确诊。同时存在典型的病变表现时可进行直接的确诊。

经彩色超声诊断:乳腺癌征象:以乳腺肿块的边缘位置为毛刺形状/形状,界限模糊;没有非常明显的包膜存在,同时出现微钙化特征[4];经肿块内纵横比值判定,结果在1以上;实性内的回声结构,后方回声不断减弱;血流处于丰富的特征,形态具有不均衡性,经血流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5]值评定,在0.7以上;经血流信号测定≥Ⅱ级;乳腺良性病变征象反应:乳腺肿块的形状处于规律性;界限相对清楚,血流具有丰富特征以及形态在常规范围内。其中准确度的测定以真阳性联合阴性后,通过除以总例数完成验证;敏感度以真阳性例数选取后,除以真阳性以及假阳性的和乘以100.00%;特异性的测定以真阴性例数相除,以真阴性和假阴性之和100.00%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以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内容进行评定,三种不同测定形式,所诊断的乳腺癌结果精准度、敏感度以及特异度分析,通过百分比表达,结果以卡方检验完成处理,当P0.05呈现时证实比对存在差异性。

2 结果

2.1 诊断结果

经诊断的方式分析,乳腺良性病变病理确诊182例,整体评定,MRI的结果和病理数据更为接近,经乳腺癌检出152例,具体结果见表1

1:对乳腺癌的诊断结果(n%

结果

MRI

X线钼靶

彩超


良性

恶性

良性

恶性

良性

恶性

良性(n=182

15082.42

3217.58

13071.43

5228.57

14278.02

4021.98

恶性(n=152

127.89

14092.11

1610.53

13689.47

2013.16

13286.84

X2

184.1607

124.8583

139.5168

P

0.0001

0.0001

0.0001

2.2 三种检测方法的结果

经结果证实,MRI诊断得出的乳腺癌底数,其检出的准确度、敏感度以及特异度最高,和其余两种测定形式相比较,敏感度以及特异度占比分析,组间无差异性(P0.05),见表2

2:三种检测方法诊断乳腺癌的结果(n%

检查方式

准确度

敏感度

特异度

MRI检查

86.83290/334

81.40140/172

92.59150/162

X线钼靶

79.64266/334

72.34136/188

89.04130/146

彩色超声

82.04274/334

76.74132/172

87.65142/162

X2

6.2888

4.1204

2.2827

P

0.0430

0.1274

0.3193

3 讨论

身为恶性肿瘤,乳腺癌的发生严重危害女性身体健康安全,但是因乳腺癌的早期临床表现以及体征相对模糊,容易导致治疗延误,所以临床需以更为早期的诊断特征开展治疗,目前关于MRI检查,X线钼靶以及彩超等影像学测定形式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有所差异,因此应进行系统评定,为后期提供有效依据[6]

在检查中,MRI所具有的无放射性损伤特征[7],更为清楚的记录软组织结构,清楚的对形态学构造以及血流动力学情况反应,同时MRI可更为清楚的记录较为细小的结构组织,但是整体来看MRI的检查费用高。X线钼靶操作具有简单性特征,费用相对低廉,是乳腺癌病症早期内测定的主要方式,其中X线钼靶对乳腺肿块的结构,大小以及形态清楚呈现,在对微小病灶的检出上相对较好,但是无法进一步记录到乳腺内的血流结构[8],在检查阶段整体假阴性率较高。彩超的诊断中整体操作简单,应用区域广泛,彩超成像多依据组织内的声阻抗差形成,所以可更好的进行乳腺病变诊断。

经本文结果证实:MRI乳腺癌诊断准确率81.40%140/172),经X线钼靶诊断准确度72.34%136/188),经彩色超声诊断准确率76.74%132/172),整体来看MRI的诊断准确率更高。

综合上述结论,对乳腺癌诊断中,MRI整体价值良好,可推广于临床中。

参考文献:

[1] 徐艳敏,张玲玲,马秀凤.miRNA-4295/ST18轴在乳腺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对乳腺癌早期筛查诊断的临床价值[J].现代肿瘤医学,2023,31(13):2455-2462.

[2] 何瑞红,李立,钱伟军. DCE-MRIbDWI结合CA153CEA对乳腺癌及肿块型浆细胞性乳腺炎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CTMRI杂志,2023,21(6):89-92.

[3] 丁兴龙,李庆妍,霍青,.血清三叶因子、程序性死亡配体1、糖类抗原153、癌胚抗原在乳腺癌诊断及预后中表达及意义[J].临床军医杂志,2023,51(10):1062-1064.

[4] 周雅筠,谢瑾,张蓓,.常规超声、超声造影、钼靶X线、磁共振成像及联合检测对早期乳腺癌患者的诊断价值[J].贵州医科大学学报,2023,48(2):172-176.

[5] 王娟,梁汝娜,余珊珊,.基于超声造影定量参数联合常规超声图像特征的诊断模型鉴别诊断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与早期浸润性乳腺癌的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23,25(5):345-350.

[6] 吴立安.超声、增强CT、增强MRI单独或联合用于乳腺癌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术前诊断中的价值[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3(12):160-161,169.

[7] 丁玉梅,王志刚,赖华.钼靶X线特征与Her2E-cadherin的关系及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诊断效能[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23,40(8):1383-1389.

[8] 张祺荣.数字乳腺摄影(FFDM)做对比并探讨数字乳腺断层融合X线摄影(DBT)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现代医用影像学,2023,32(3):479-48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