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质量控制中的热点问题及解决策略研究

期刊: 养生科学 DOI: PDF下载

赵根深

青州市邵庄卫生院 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 262506

摘要

药品质量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和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然而,近年来,在药品质量控制领域依然存在一些热点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解决。基于此,以下对药品质量控制中的热点问题及解决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

药品质量控制;热点问题;解决策略;研究

正文

引言

药品仿制药的质量与疗效等同问题引发了广泛讨论。与原研药相比,仿制药的开发周期和成本较低,因此得以在更短时间内进入市场。然而,有些仿制药在质量与疗效方面存在差异,给患者造成潜在风险和不良影响。因此,对药品仿制药的准入标准、产品一致性评价和监管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亟待加强。

1药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药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在于确保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合理性,直接关系到大众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也关系到药品生产和经营者的切身利益,以及医生给患者用药的效果。药品质量控制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的前提。通过对原材料、中间体和成品的检验、测试和监控,可以确保药品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药品注册要求,避免药品因质量问题而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这包括预防药品中可能存在的有害物质、微生物污染等问题,从而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药品质量控制有助于提高药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过控制药品的生产和储存条件,确保药品在有效期内保持其应有的疗效,避免药品因过期、变质等问题而失效。这有助于保证患者在使用药品时能够获得预期的治疗效果,提高治疗的成功率。药品质量控制还有助于维护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通过对药品质量的严格把关,可以淘汰质量不合格的药品,防止假冒伪劣药品进入市场,从而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和公平竞争的环境。

2药品质量控制中的热点问题

2.1假药和劣药的泛滥

假药和劣药指的是存在伪劣成分、不合格药品或者以次充好的药物。这些药品可能没有通过严格的药品审批程序,或者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了质量问题。它们可能会对患者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并造成治疗效果的不确定性。假药和劣药的泛滥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健康和经济风险。患者使用假药和劣药可能导致疾病没有得到有效治疗,甚至加剧疾病的严重性和复杂性。在购买假药和劣药时,患者可能支付高昂的价格,但实际上并未获得有效的治疗效果,造成了经济负担和资源浪费。

2.2药品不合规问题

这包括药品生产和销售环节中的违法行为,如生产过程中的不合规操作、销售假冒伪劣药品等。这些不合规行为可能会对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产生直接的威胁。药品不合规问题带来的影响十分严重。不合规的药品生产过程可能导致药品的纯度、稳定性和活性出现问题,降低了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销售假冒伪劣药品会诱发患者的不良反应,并可能产生严重后果。此外,不合规行为还会破坏整个医药行业的信誉和声誉,影响公众对药品的信任。

2.3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制度保障

药品质量监管需要多个环节的配合与监督,包括药品注册、生产、销售和使用等。然而,目前仍存在监管执法力度不够强大、政策法规不完善、监督体系不完备等问题,导致药品质量监管的执行力度有待提高。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制度保障会导致一系列问题。监管不力可能会使患者更容易接触到假药和劣药,增加了健康风险。监管薄弱也会给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从事药品的非法生产和销售活动,危害公共安全。缺乏制度保障也会使相关部门的监管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影响到整个药品质量控制体系的运行和改进。

3药品质量控制热点问题的解决策略研究

3.1加强药品质量控制的监管力度

监管部门应加大对药品生产、流通和使用环节的监督检查力度,确保药品生产符合GMP(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等质量管理规范,药品流通符合GSP(Good Supply Practice)等标准,患者用药符合规范。此外,监管部门需要建立和完善监管体系,包括监管政策、监管标准、监管程序等,提高监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加强药品质量控制的监管力度还需要强化执法力度,及时发现、查处和惩处违法行为。监管部门应建立举报奖励机制,鼓励社会公众参与药品监管,发现问题线索和不良行为,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管的合力。同时,加强监管信息化建设,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升监管的精准度和效率,做到快速反应、准确识别问题,保障药品质量和安全。通过加强药品质量控制的监管力度,可以促进整个医药行业的规范化发展,提升患者用药安全和疗效,维护社会公众的健康权益。

3.2建立健全的制度和规章

药品质量控制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和标准规范应当得到完善,明确各方在药品质量控制中的责任和义务,打造一个清晰而健全的监管框架。要加强对制度和规章的执行力度,确保相关政策的落实到位,切实保障药品质量和患者安全。建立健全的制度和规章还需要强化行业自律和规范建设。药品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和医疗机构应加强内部管理和质量控制,遵守药品质量管理相关规定,保证生产过程的合规性和透明度。行业协会和专业组织应加强行业自律建设,制定并推动行业准则和规范,引导企业规范运作、提升服务水平。建立健全的制度和规章对于解决药品质量控制热点问题至关重要。

3.3建立健全的药品追溯体系

药品追溯体系是指能够追溯药品从生产、流通到使用全过程的信息管理系统,可帮助监管部门和企业快速定位问题药品,并进行有效处置。建立药品追溯制度,要求药品生产企业在生产环节加密药品信息,确保药品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加强药品追溯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利用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型技术手段,实现药品生产、流通和销售环节的信息互联共享,构建一站式、终身化的药品追溯体系。加强对药品追溯技术的培训和推广,提升从业人员的技术应用能力。加强药品追溯体系的建设,有助于提高药品质量控制的全程可控性和透明度,为监管部门提供更多的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和疗效。建立健全的药品追溯体系,需要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多方合作,共同推动药品质量控制工作的深入开展。

3.4建立稳定的原料供应链

建立稳定的原料供应链对于药品生产企业至关重要,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保证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从而确保药品供应的正常性和可持续性。药品生产企业可以通过与多家原料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搭建多元化的供应渠道。这样,在某一供应商遇到困难时,仍能够保证原料供应的稳定性。此外,还可以考虑建立备用供应商名单,以备不时之需。与原料供应商签订长期供应合同或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约定供货量、价格、质量标准等具体条款。通过稳定的供应合同,可以确保原料供应的及时性和稳定性,降低因市场波动导致的风险。与原料供应商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订单、库存、交付等信息的实时共享和沟通。通过信息共享,可以更好地了解供应链的状况,及时调整生产计划,预防潜在的供应风险。对原料供应商进行全面评估和管理,包括对供应商的资质、信誉、生产能力、质量管理体系等进行审查。

结束语

药品质量控制中的热点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挑战,但也提供了解决的契机。加强监管力度、完善药品准入标准和评价体系、推动技术创新和合作等多方面的努力,我们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安全、可靠的药品,并推动整个医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凯.药品仓储质量管理的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4,15(02):144-148.

[2]王司卫.食品药品质量管理风险防控体系的构建[J].中国食品工业,2023,(20):75-77+80.

[3]许威,苏欣,郭力铭等.浅谈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措施的运用[J].黑龙江医药,2022,35(06):1291-1294.

[4]唐嘉悦,吕明鑫,殷朝阳等.QbD理念在药品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38(11):50-53.

[5]楚中亚,张博,靳颖颖.中药质量控制模式的现状和发展趋势[J].河南医学研究,2021,30(02):271-27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