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性损伤风险预警护理对重症脑梗死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效果分析

期刊: 养生科学 DOI: PDF下载

石二​虎

陇南市第一人民医院 甘肃 陇南 746000

摘要

目的:探讨发生重症脑梗死时对患者加强压力性损伤风险方面的警惕管理所呈现的改善效果。方法:从2021年6月开始选取,直至2023年10月,共纳入了500例患者,均确认为重症脑梗死,分组方法:双盲法,两组的例数均等(250例),分别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添加压力性损伤风险预警护理),分析两组有无压力性损伤及其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护理前,并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压力性损伤事件发生率上,观察组显著较低(P<0.05)。结论:对重症脑梗死患者开展护理工作时,将压力性损伤风险预警模式应用其中,不仅可以有效预防压力性损伤,还可以改善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

重症脑梗死;压力性损伤风险预警护理;预防效果

正文


发生脑梗死时,重症者的梗塞面积较大,并且多发生于关键部位,常伴随生命体征的大幅度波动,具有较高的并发症风险。重症脑梗死的治疗难度较大,同样对其护理工作有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细心照护,还要提高警惕,及时防范压力性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1-2]。故本文就针对压力性损伤采用风险预警模式的应用情况进行讨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主要观察对象为重症脑梗死患者,经过统计数量共有500例,根据双盲法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其个人资料见表1

1.2方法  

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定期观察患者的皮肤状态、按要求为患者输液、告知相关注意事项、常规补液、保持病区干净整洁等。

观察组以此作为基础开展压力性损伤风险预警干预,由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成一个小组,针对压力性损伤风险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预防计划,定期对压力性损伤风险进行评估,并在风险及以上的患者床头放置警示牌;尽量让患者使用气垫床,在患者的骨突出处粘贴泡沫敷料,定时协助患者翻身,使其保持舒适的体位,当患者平卧时,尽量使用软枕辅助使其足跟处于悬空状态,同时注意保护膝关节;指导患者在床上开展关节运动练习,向患者与家属全面介绍压力性损伤方面的知识,教会家属预防压力性损伤的护理技巧,使其积极配合。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阶段与护理后的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分情况,并记录其压力性损伤事件的发生与否。

1.4统计学方法

处理工具为SPSS 25.0统计软件P0.05为存在差异。

2.结果

2.1一般资料

1  两组资料 [±s),n(%)]

组别

n

性别

年龄(岁)

病程(h

范围

均值

范围

均值

对照组

250

136

114

43~88

65.79±5.34

1~12

7.85±2.33

观察组

250

133

117

43~86

65.85±5.23

1~11

7.92±2.26

t/χ2

-

0.072

-

0.026

-

0.035

P

-

0.788

-

0.915

-

0.846

2.2生活质量

2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s,分

组别

n

时间

生理领域

心理领域

社会关系领域

环境领域

对照组

250

护理

10.02±0.36

8.68±1.05

8.49±0.21

7.64±0.29

护理

14.65±0.72

12.25±1.34

14.67±0.59

13.35±0.54

t

6.328

9.165

5.125

5.487

P

0.015

0.036

0.021

0.018

观察组

250

护理

10.08±0.37

8.65±1.11

8.48±0.24

7.68±0.25

护理

17.95±1.10

16.76±1.73

16.82±0.88

15.97±0.73

t

13.304

16.268

17.685

16.462

P

0.002

0.013

0.008

0.014

t护理前组间

0.635

0.427

0.465

0.291

P护理前组间

0.351

0.264

0.349

0.248

t护理后组间

5.024

4.287

4.936

8.025

P护理后组间

0.037

0.045

0.029

0.024

2.3并发症情况

3  两组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比较[n(%)]

组别

n

1

2

3

总发生

对照组

250

249.60

104.00

20.80

3614.40

观察组

250

93.60

52.00

00.00

145.60

χ2

-

-

-

-

10.756

P

-

-

-

-

0.001

3.讨论

重症脑梗死的发生受高血压、精神因素、遗传等的影响,可导致偏瘫、失语、吞咽障碍、共济失调等,危害性高,还需尽早干预[3]。在重症脑梗死患者中,多为老年人,其身体各个器官功能衰退程度较大,记忆力、肢体灵活度下降,更容易出现压疮等并发症,而在常规护理中各项预防工作仍未完善,还需尽早加强预防[4-5]。此次研究中,观察组的压力性损伤预防效果与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说明风险预警干预能起到关键作用。通过系统地讲解压力性损伤预防方面的知识,能够提高患者与家属的认知,使其更加积极配合,为预防性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风险预警小组的指导下,科学评估风险,优化各个预防流程,不仅能够提前警示,还能够准确掌握患者的情况。与此同时,在整个护理工作中,还能够有效整合护理资源,减少对患者机体康复不利的因素,使其保持满意的日常生活状态。

综上所述,重症脑梗死的发生具有一定压力性损伤风险,通过风险预警干预能够在较大限度上控制此类事件,并且利于患者高水平生活质量的维持。

【参考文献】

[1]毛殷科. 压疮风险预警护理模式在预防重症脑梗死住院患者压疮中的应用研究 [J]. 黑龙江医学, 2023, 47 (12): 1521-1523.

[2]鄢祖霞. 压疮风险预警护理对重症脑梗死患者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效果分析 [J]. 基层医学论坛, 2023, 27 (18): 145-147.

[3]江小香,郜萍,柯秋亭. 压疮风险预警护理在重症患者压力性损伤中的预防效果 [J].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2, 8 (11): 13-16.

[4]李颖. 压疮风险预警护理在重症脑梗死患者预防压疮中的应用 [J]. 当代临床医刊, 2020, 33 (01): 32+31.

[5]杨艳丽. 压疮风险预警护理模式在预防重症脑梗死住院患者压疮发生中的应用价值 [J]. 罕少疾病杂志, 2019, 26 (06): 106-108.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