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影响研究

期刊: 养生科学 DOI: PDF下载

张晓兰

山东省戴庄医院 山东济宁 272000

摘要

目的:探讨双相情感障碍(budding differential disorder,BD)进行心理护理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4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再加上了心理护理,对两组之间的影响进行对比。结果:通把所收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知,以对照组干预2个月后依从性、护理满意度水平为基线,观察组处于更高水平(P<0.05),表示在统计学中差异均有意义。结论: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治疗期间加强心理护理,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服药依从性、治疗依从性的提高发挥积极效果,同时大幅度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整体应用效果十分理想,可以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

双相情感障;心理护理;心理疏导;护理满意度

正文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ole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for budding differential disorder (BD). Methods: 40 pati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22 to July 2023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objects, and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20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20 cases)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Results: 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collected data, it can be seen that the complianc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level of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2 months of intervention were taken as the baseline,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at a higher level (P < 0.05), indicating that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nclusion: Strengthening psychological nursing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 can play a positive effect on the improvement of medication compliance and treatment compliance of pati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 and greatly improve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The overall application effect is very ideal, and can be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bipolar disorder; Psychological nursing;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Nursing satisfaction

引言

双相情感障碍又称钟摆病,是现代主要精神疾病之一,其发病原因尚不能明确断定,通常认为与基因和后天环境都有关系,临床上主要表现有情感异常低落或高涨,同时有抑郁与躁狂两种状态,病情会出现周期性的反复发作。当前,临床上主要通过药物控制、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但通常因其治疗时间较长,单独使用药物疗效不显著,需要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常规护理多以疾病为中主,虽有一定疗效,但不够理想。心理护理则是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充分了解患者心理情绪,针对性进行心理疏导,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和冲动行为。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理护理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认知功能与冲动行为的调节作用,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我院收治的40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方法分为观察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对照组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9~30岁,平均(24.45±4.29)岁;病程1~4年,平均(3.45±0.50)年。观察组中,男11例,女9例;年龄20~32岁,平均(24.32±4.39)岁;病程2~5年,平均(3.67±0.50)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均符合双相情感障碍的诊断标准;②年龄≥18岁;③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严重的心、肝、肾、脑部疾病者;②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妇女。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NNU202401020222),入选患者和家属均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依照临床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按照干预原则,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常规监测,对患者日常用药予以指导,对病房环境进行维护等相关措施。将常规护理及心理护理予以观察组:

1)营造和谐的护患关系:在患者住院之后,护理人员应热情主动的安抚患者,尽可能缓解患者初到医院的陌生及恐惧感,对患者的诉说做到耐心倾听,以便对患者的真实想法充分了解掌握,依据获得的信息给予不同患者不一样的心理疏导及治疗。

2)健康教育宣传:定期向患者进行疾病及相关药物的普及和说明,介绍治疗方案的内容,使患者和家属加深对疾病的认识,并知道患者平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异常情况的处理方式,使患者明白自身病情程度,治疗进程和预期效果。宣传形式可多种多样,充分唤起患者的积极性。

3)支持性心理干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定期和患者交流,并以患者为主,关心患者,尊重患者人格,尽可能避免会给患者带来伤害的危险因素,鼓励引导患者主动倾诉,充分了解患者治疗中存在的一些情况,让患者感知到护理人员的支持。

4)家庭社会支持:通过既往临床观察可知,患有精神类疾病的患者,其治疗效果和所处环境存在一定相关性。基于此,护理人员应当鼓励患者家属和朋友多给予患者鼓励及支持,尽可能为患者建立较为舒服的生活环境和和谐的人际关系[1]

5)放松训练:督促患者做好身体系统方式训练,放松身体和心情,控制情绪,达到减少冲动的效果,训练控制在60 min/次左右,1次/周。

1.3观察指标

①服药、治疗依从性:在护理后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情况进行评价,让患者填写调查问卷,量表为百分制,问卷回收率为100%,问卷得分≥90分表示完全依从,≥60~<90分为部分依从,其他为不依从,依从性计算排除不依从患者。

④护理满意度:采用满意度调查问卷,在护理后由患者对护理方案进行评价,标准为:问卷总分100分,非常满意80~100分,较满意60~79分,一般40~59分,不满意0~39分,满意度=(非常满意+较满意+一般)例数/总例数×100%,问卷回收率为100%。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5.0软件处理,定性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多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双相情感障碍病人社会支持现状的相关影响因素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后服药、治疗依从性的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的服药、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两组患者护理后服药、治疗依从性的比较[n(%)]

组别

非常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依从率

观察组(n=20)

11(55.00)

8(40.00)

1(5.00)

19(95.00)

对照组(n=20)

7(35.00)

9(45.00)

4(20.00)

16(80.00)

X2




15.214

p




<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护理后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比较[n(%)]

组别

非常满意

较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满意度

观察组(n=20)

12(60.00)

5(25.00)

3(15.00)

0(00.00)

20(100.00)

对照组(n=20)

10(50.00)

3(15.00)

4(20.00)

3(15.00)

17(85.00)

X2

-

-

-

-

5.000 0

p值

-

-

-

-

0.023 0

 

 

 

 

 

 

3讨论

BD也叫双相障碍,此病常伴有抑郁症和狂躁,多见于不同年龄段。在出现“躁”的时候,病人表现为精力旺盛,言语活动增加,情绪高涨,当出现“抑郁”的时候,病人表现为言语活动减少,情绪低落等。该症的临床症状比较复杂,在复杂的情感影响下,病人很容易出现不规则睡眠减少、思想奔逸等情况,有些病人还会出现物质滥用、强迫等情况,还会有妄想、幻觉出现。病情的改变非常迅速,其特征是潮退潮涨,周期性的,如果处于间隔,症状的时间长短不一,有些病人甚至会影响社交能力;使病情变得复杂,频繁发作[2]。考虑到环境变化极易影响双相障碍患者,在干预期间侧重干预安全、环境等方面,保证治疗期间患者安全。注重患者心理支持,给与其更多支持、表扬、鼓励,使之树立生活积极态度,稳定情绪,利于治疗期间身心刺激减轻,情绪稳定,促进康复。心理护理可围绕患者展开干预,使之护理需求最大限度得到满足,综合考虑患者家庭、社会、心理等因素,拟定护理针对性、合理计划,促使患者全面了解、认知自身病症,强化家庭社会支持、心理干预,营造心理良好环境,使之心理不良压力消除,促进病症康复,复发减少。

结束语

心理护理干预对双相情感障碍的综合治疗具有积极作用,能够显著减轻抑郁和躁狂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将心理护理纳入双相情感障碍的护理策略中是可行的,但仍需进一步研究来明确其长期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娴.实施心理护理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1,38(05):559-560.

[2]武伟敏,邹韶红,佟钙玉,等.双相障碍患者冲动攻击行为与认知功能损害相关性研究进展[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8,45(3):403-405.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