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误区:外用药酒不可内服的科学解析

期刊: 养生科学 DOI: PDF下载

钟毓峰

柳州市人民医院 545001

摘要


关键词

正文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药品的使用往往关系到我们的健康与安全。然而,由于缺乏足够的医药知识,一些错误的用药行为时有发生,其中外用药酒误作内服的情况尤为值得关注。外用药酒,顾名思义,是专为外用设计的药剂,其成分和浓度均不适宜口服。本文将从药理学角度出发,深入解析外用药酒为何不能口服,以及误服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以此提醒公众正确用药的重要性。

一、外用药酒的特性

外用药酒通常含有较高浓度的酒精和其他化学成分,用于促进皮肤吸收药物,具有消炎、止痛、活血化瘀等功效。这类药酒的设计初衷是为了局部作用于皮肤表面或患处,而非通过消化系统进入人体。

二、为何外用药酒不宜口服

成分差异:外用药酒的成分配比与口服药物有显著不同,它们可能包含刺激性强、毒性大的成分,如樟脑、薄荷脑等,这些成分在体外使用时相对安全,但口服则可能对消化道造成严重损害。还有的外用药酒为川乌、草乌所制药酒属外用药有毒其功效有通经活血、祛风止痛的作用主要外用于风湿、外伤等引起关节、肌肉疼痛等症状是禁止口服的。川乌、草乌的化学成分主要是乌头碱其中毒机理主要对神经麻痹和心脏抑制两个方面中毒的主要症状和体征有恶心、呕吐、头晕、乏力、四肢麻木、血压下降等中毒严重的则由于呼吸麻痹和中枢抑制而死。

浓度问题:外用药酒中的酒精浓度通常远高于口服制剂,直接饮用会对肝脏造成极大负担,甚至引发急性酒精中毒。剂量控制:外用药酒没有经过口服剂量的严格测试,因此不存在安全口服剂量,误服可能导致过量,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

三、误服外用药酒的可能后果

消化道刺激:外用药酒中的刺激性成分可能引起口腔、咽喉、胃肠道黏膜的灼伤和炎症,导致疼痛、吞咽困难、恶心呕吐等症状。

肝脏损害:高浓度酒精的摄入会增加肝脏的解毒负担,长期或大量误服可能导致肝功能异常,甚至肝硬化。

中枢神经系统抑制:酒精和其他药物成分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抑制作用,引起头晕、嗜睡、意识模糊,严重时可导致昏迷。

过敏反应:部分人群对药酒中的某些成分可能存在过敏,口服后可能出现皮疹、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

四、正确使用外用药酒的建议

明确标识:购买时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确认是否为外用药酒,并查看是否有外用禁止内服等警告标识。妥善存放:外用药酒应存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避免误服。同时,应与其他口服药物分开存放,以防混淆。遵循医嘱:在使用外用药酒前,最好咨询医生或药师,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和剂量进行外用。紧急处理:如果不慎误服外用药酒,应立即停止服用,并及时就医,告知医生误服的药物名称、剂量和时间,以便得到及时救治。

不要用其他各种酒类兑服药酒。兑服不但会降低药酒的浓度,妨碍药酒的正常防治功效,而且多种酒混合饮服也容易使人醉倒。不同治疗作用的内服药酒,也不可交叉饮用。因为不同的药酒其治疗作用不同,交叉饮用不但是一种浪费,甚至还可能引起各种毒副反应。

老年人应少服药酒,特别是70以上老年人最好忌服药酒。老年人肝肾功能衰退,解酒与排泄功能下降(70岁的老人,解酒能力一般会下降一半以上),加之许多老年人患有心脑、肠胃、肝胆系统的多种慢性疾病,服用药酒不对症、不适量都会有害。而男性年老后还往往患有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饮酒会加重前列腺充血,使病情加重。

综上所述,外用药酒的误服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安全问题,内服跌打类药酒可外用,治疗关节肌肉扭伤、软组织损伤和劳损等有效。但外用药酒绝对不能内服,因为外用药酒往往内含有毒成分。通过本文的科普,我们希望公众能够认识到外用药酒与口服药物的区别,避免因误解而导致的健康风险。正确用药,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和社会负责。让我们共同增强用药安全意识,守护健康生活。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