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胸外科手术技术的进展与患者受益
摘要
关键词
胸外科; 微创手术; 机器人辅助手术; 3D打印
正文
引言:
随着胸外科手术技术的快速发展,护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从护理角度出发,探讨现代胸外科手术技术的进展如何影响护理实践,以及护理人员如何适应这些变化,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1. 微创手术对护理工作的影响
1.1 术前准备
护理人员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包括心肺功能、凝血功能等,以确保患者能够耐受手术。同时,还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药物过敏史和社会心理状况。在患者教育方面,护理人员要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解释微创手术的优势、可能的风险和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建立信心,减轻焦虑。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教会患者使用激励性肺量计,以提高术后肺功能恢复速度。在手术前一天,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做好皮肤准备,标记手术部位,并确保患者充分了解术前禁食禁水的要求[1]。对于使用抗凝药物的患者,护理人员需要根据医嘱调整用药方案,确保手术安全。术前准备的质量直接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和术后恢复,因此护理人员必须严谨细致,确保每个环节都不出差错。
1.2 术中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熟悉各种微创手术器械和设备的使用方法,如胸腔镜系统、超声刀、内窥镜下缝合器等,并能够迅速准确地配合医生完成器械传递。在患者体位摆放方面,护理人员要根据具体手术需求,协助患者采取合适的体位,如侧卧位或半卧位,并注意保护患者的压力点,防止神经损伤和压疮的发生。手术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在建立人工气胸时,要警惕张力性气胸、皮下气肿等并发症的发生。对于长时间手术,护理人员要注意保持患者体温,预防低体温并发症。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精确记录出入量,包括出血量、冲洗液量等,为术后液体管理提供依据。在无菌技术方面,由于微创手术切口小,更容易发生感染,护理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确保手术区域的无菌状态。
1.3 术后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包括呼吸频率、深度和节律,及时发现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并发症。对于胸腔引流管的管理,护理人员要定期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颜色和量,确保引流管通畅,预防张力性气胸的发生。疼痛管理是术后护理的重点,护理人员需要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合理使用镇痛药物,并采用非药物镇痛方法,如冰敷、正确体位等,以提高患者舒适度。在早期活动方面,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活动计划,鼓励患者进行深呼吸练习和有效咳嗽,促进肺复张。同时,要注意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指导患者进行下肢活动和穿戴弹力袜。饮食护理也很重要,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并注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促进伤口愈合。
2. 机器人辅助手术的护理要点
在术前准备阶段,护理人员要协助患者进行特殊体位摆放,如截石位或特伦德伦伯格体位,并注意保护患者的压力点,预防神经损伤和压疮。手术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在气腹状态下,要警惕血流动力学的变化和潜在的并发症。由于机器人手术时间较长,护理人员要注意维持患者体温,预防低体温并发症。在器械管理方面,护理人员需要熟悉机器人专用器械的特点和使用方法,确保器械的无菌传递和正确安装。术后护理中,要特别关注气腹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皮下气肿、肩部疼痛等,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掌握机器人手术特有的伤口护理技巧,如微小切口的敷料选择和更换方法。
3. 3D打印技术在护理中的应用
在术前规划阶段,护理人员可以利用3D打印模型向患者详细解释手术方案,增强患者对手术过程的理解和接受度。对于复杂的胸壁重建手术,3D打印技术可以帮助制作个性化的胸壁假体,护理人员需要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和维护这些定制假体。在患者教育方面,3D打印的解剖模型可以直观地展示病变部位和手术计划,护理人员可以利用这些模型进行更有效的健康教育。对于需要长期佩戴引流管或造口的患者,3D打印技术可以制作个性化的固定装置,护理人员要掌握这些装置的使用方法,指导患者正确使用,以提高生活质量。在康复训练中,3D打印的辅具可以根据患者的身体特征进行定制,护理人员需要了解这些辅具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
4. 智能化疼痛管理
护理人员需要熟悉智能化疼痛管理系统的操作,包括患者自控镇痛(PCA)泵的设置、参数调节和警报处理。在使用这些系统时,护理人员要进行全面的疼痛评估,不仅要了解疼痛的强度,还要评估疼痛对患者日常活动、睡眠质量的影响。基于评估结果,护理人员需要与医生沟通,调整镇痛方案,如调整药物剂量、更换给药途径等。智能化系统通常会记录患者的用药情况和疼痛评分,护理人员要学会分析这些数据,识别异常用药模式,预防药物滥用[2]。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关注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如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等,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除药物镇痛外,护理人员还应掌握非药物镇痛技术,如冷热疗法、放松训练、分散注意力等,并将这些方法与智能化疼痛管理系统结合使用。
5. 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的实施
在术前阶段,护理人员要积极参与多学科团队讨论,协助制定个性化的ERAS方案。这包括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识别高风险因素,并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术前患者教育尤为重要,护理人员需要详细讲解ERAS流程,强调早期活动、疼痛管理和营养支持的重要性,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理预期。术中,护理人员要配合麻醉师实施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密切监测患者体温,预防低体温并发症。术后早期,护理人员的角色更为关键。他们需要积极促进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指导有效咳嗽和深呼吸练习,预防肺部并发症。在疼痛管理方面,护理人员要熟练运用多模式镇痛策略,结合药物和非药物方法,优化患者舒适度。
6. 护理人员的继续教育
理论知识更新是继续教育的基础,包括最新的胸外科手术技术、围手术期管理策略、循证护理实践等。医院可以通过定期举办学术讲座、组织文献阅读会等方式,帮助护理人员及时掌握学科前沿知识。实操技能培训同样重要,特别是针对新型手术器械和设备的使用。医院可以设立专门的模拟训练中心,提供如胸腔镜操作、机器人辅助系统使用等实操培训机会。跨学科学习也应成为继续教育的重要部分,鼓励护理人员参与多学科团队讨论,深入了解麻醉学、营养学、康复医学等相关领域知识。此外,医院应支持护理人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和短期进修,拓宽视野,了解国际先进经验。
结语:
现代胸外科手术技术的进步为护理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护理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适应新技术,同时保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通过提供高质量、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护理人员可以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成为胸外科技术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参考文献
[1] 刘意抒,赵善民,蔡丽萍.不同麻醉通气方法在胸外科微创手术培训中的应用与比较[J].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24,44(01):97-104.
[2] 付雅静.延续护理在微创胸外科患者手术中的治疗效果[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3,38(04):191-19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