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新生儿发生低血糖的效果分析
摘要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分娩;新生儿;低血糖;干预效果
正文
妊娠晚期随着孕妇体内拮抗胰岛素样物质增加,会使孕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随着孕周增加而下降,为维持血糖正常代谢水平,胰岛素需求量必须相应增加,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可使血糖升高或加重,所以胎儿脱离高血糖环境后,高胰岛素血症仍存在,若不及时补充糖,极易发生低血糖,在我国低于2.2 mmol/L者被诊断为低血糖,低于2.6mol/l作为新生儿低血糖事件的临床处理阈值。低血糖会导致新生儿脑组织缺乏必要的能量供应,导致神经细胞的代谢活性下降,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疗,将会导致严重的脑损伤[1]。故出生后要对新生儿的血糖进行严密的监测和护理。同时,应根据低血糖危险因素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尽量减少因低血糖引起的脑组织细胞变性损害[2]。本研究探析了早期护理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的新生儿低血糖发生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为2023年1月—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分娩的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年龄21-35(26.21±2.27)岁。对照组年龄21-34(26.78±2.53)岁。两组基本资料无差异,P>0.05。
1.2方法
观察组给予分娩后即刻血糖监测,并给保暖后与母亲早接触早吸吮30分钟,并观察新生儿吸吮成功率和时间,给予液态奶10-20毫升;对照组常规护理,分娩后即刻血糖监测,并给保暖后与母亲早接触早吸吮30分钟。
1.3观察指标
对比新生儿的血糖值及低血糖发生率,新生儿的收治住院率,满意度。自制满意度评分,<70分(不含70)表示不满意,70-94分表示一般满意,≥95分表示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SPSS23.0软件统计进行了 x2、t检验,P<0.05则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血糖值
观察组的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血糖值比较(x±s,mmol/L)
组别(n) | 出生30分钟 | 出生1h | 出生2h |
对照组(50) | 2.67±0.23 | 2.46±0.32 | 2.48±0.27 |
观察组(50) | 3.12±0.35 | 2.90±0.36 | 3.01±0.34 |
t | 9.245 | 8.064 | 9.134 |
P | 0.000 | 0.000 | 0.000 |
2.2低血糖发生率,观察组的指标更低(P<0.05)。两组新生儿的收治住院率无显著差异,P>0.05.
表2两组低血糖发生率,新生儿的收治住院率比较
组别(n) | 低血糖 | 收治住院率 |
对照组(50) | 9(18.00) | 3(6.00) |
观察组(50) | 2(4.00) | 1(2.00) |
X2 | 5.005 | 0.260 |
P | 0.025 | 0.610 |
2.3满意度
观察组的指标更高(P<0.05)。
表3两组满意度比较
组别(n) | 满意 | 一般满意 | 不满意 | 总满意度 |
对照组(50) | 25 | 22 | 3 | 94.00 |
观察组(50) | 28 | 21 | 1 | 98.00 |
t | / | 6.845 | ||
P | / | 0.013 |
3讨论
在妊娠糖尿病产妇中,新生儿低血糖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并发症。究其原因,是由于孕期时,孕妇体内游离的葡萄糖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进而影响到胎儿和新生儿的血糖,引起新生儿早期低血糖。但大部分新生儿的低血糖表现并不显著,如果不能早期发现和治疗,就会导致长期的低血糖损伤神经细胞的发育,严重时还可能诱发其它疾病[3-4]。为了有效地防止产后新生儿低血糖的发生,应加强护理。血糖监测是最为基本的护理措施之一,可根据监测结果及时采取应对措施[5-6]。在早接触早吸吮的基础上通过添加液态奶,能够迅速地给身体提供所需要的能量和养分,同时还能够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婴幼儿配方奶具有与母乳相近的营养成份,尽早的给新生儿及时的添加喂食,有利于其对低血糖的耐受性的提高[7-8]。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新生儿的血糖值及低血糖发生,新生儿的收治住院率,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
综上,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儿,通过采用提前性干预护理的方式,能够改善新生儿的血糖值及低血糖发生率,降低新生儿的收治住院率,提高家长满意度。
参考文献:
[1] 刘华, 王静,徐慧.母婴同室护士对新生儿低血糖管理的认知现况调查[J].护理研究,2024,38(02):374-376.
[2] 刘颖, 朱珠, 单春剑, 等.新生儿低血糖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效果验证[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4,21(01):29-36.
[3] 徐美英.集束化护理用于危重新生儿转运中的效果[J].山西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学报,2023,33(06):136-137.
[4] 耿晋莹, 张岩波,王彦.孕前糖尿病产妇分娩的新生儿发生低血糖的高危因素和潜在风险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23,54(12):1658-1662.
[5] 潘磊, 陶伏莹, 汤燕,等.剖宫产新生儿出生6 h内发生低血糖的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J].军事护理,2023,40(10):50-46.
[6] 王永灵, 刘雪莲, 祝贺,等.1例KCNJ11基因突变致新生儿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儿的护理[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3,30(09):128-130.
[7] 卢婷,樊启红.过渡性新生儿低血糖的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23,38(17):3390-3394.
[8] 曾晓琴, 李想, 甘文莉,等.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新生儿早期发生低血糖风险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23,15(08):79-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