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放疗中的并发症护理应对
摘要
关键词
肝癌;放疗;并发症;护理应对
正文
一、引言
肝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放射治疗(放疗)作为肝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控制肿瘤生长、缓解症状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尽管放疗是针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手段,但它在摧毁癌细胞的过程中,同样会对周围的正常组织与器官造成伤害,从而可能引起一系列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不仅会影响患者的放疗进程和治疗效果,还会给患者带来身体和心理上的双重痛苦,降低生活质量。因此,加强对肝癌放疗并发症的护理应对至关重要。
二、肝癌放疗概述及常见并发症
2.1 肝癌放疗概述
放射治疗通过使用放射线,包括X射线和γ射线等,对肿瘤组织进行照射。这种方法通过损伤肿瘤细胞的DNA,阻止其生长和分裂,进而实现杀死肿瘤细胞的效果。在肝癌治疗中,放疗适用于那些不适合手术切除、手术后的复发或转移病例,或者作为多模式治疗策略的一部分,与手术、化疗、靶向治疗等其他治疗方法结合使用,以增强治疗效果。
2.2 常见并发症
放射性肝炎:这是肝癌放疗较为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放疗过程中,肝脏受到一定剂量的放射线照射后,肝细胞会发生损伤和炎症反应,导致肝功能异常。患者可能出现乏力、食欲减退、黄疸(皮肤和巩膜发黄)、肝区疼痛等症状。严重的放射性肝炎可进展为肝功能衰竭,危及患者生命。
胃肠道反应:放疗射线可能会影响胃肠道功能,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胃肠道反应。这些反应会影响患者的营养摄入,导致患者体重下降、身体虚弱,进而影响放疗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康复。
骨髓抑制:放疗会对骨髓造血功能产生抑制作用,使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增殖和分化受到影响,导致外周血细胞减少,如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白细胞减少会增加患者感染的风险,红细胞减少可引起贫血,导致患者出现乏力、头晕等症状,血小板减少则可能导致出血倾向增加,如皮肤瘀斑、鼻出血、牙龈出血等。
三、肝癌放疗并发症的护理评估
3.1 全面评估患者身体状况
在放疗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评估,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肝肾功能、血常规等。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有助于判断患者对放疗的耐受性,预测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
3.2 密切观察放疗过程中的反应
放疗期间,护理人员需密切监控患者的生命指征,包括体温、血压、心率和呼吸等,同时留意患者的自我感觉,如是否出现恶心、呕吐、腹痛或皮肤瘙痒等症状。他们还需要定期进行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检查,以便及早发现任何指标的不正常变化。如果患者出现异常反应,护理人员应立即通知医生,并配合医生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3.3 评估患者心理状态
肝癌患者在接受放疗的过程中,常常会经历严重的心理负担,表现为焦虑、抑郁和恐惧等情绪。这些心理困扰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对放疗的疗效造成不利影响。为此,护理人员需要重视患者的心理状况,通过和患者的交流来掌握他们的心理需求和顾虑。他们可以使用如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等评估工具,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估,以便为提供有效的心理护理服务提供参考。
四、肝癌放疗并发症的护理应对措施
4.1 放射性肝炎的护理
休息与饮食护理:确保患者获得充分的休息,防止过度劳累。在休息时,建议患者采取半坐位,这有助于肝脏血液的回流,减少肝脏的压力。在饮食上,应提供富含热量、蛋白质、维生素且低脂肪、易于消化的食物,例如瘦肉、海鲜、鸡蛋以及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应避免摄入辛辣、油腻和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肝脏的负担。对于有黄疸症状的患者,应适当增加维生素K的摄入,以帮助改善凝血功能。
病情监测与药物护理:需定期监测患者的肝脏功能指标,包括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和胆红素水平,并注意患者症状的任何变化。根据医生指导,为患者提供保肝治疗药物,例如还原型谷胱甘肽或多烯磷脂酰胆碱,同时关注这些药物的治疗效果及潜在副作用。在肝功能严重受损的情况下,可能需暂停放疗,并实施强化保肝治疗措施。
4.2 胃肠道反应的护理
饮食调整:根据患者的胃肠道反应程度,调整饮食结构。对于轻度恶心、呕吐的患者,可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馒头等,少量多餐,避免进食过饱。对于呕吐严重的患者,可暂时禁食,待症状缓解后,逐渐恢复饮食。鼓励患者多饮水,以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
症状缓解措施:遵医嘱给予患者止吐药物,如昂丹司琼、格拉司琼等,并观察药物的疗效。可以实施穴位按摩等治疗手段,比如对内关穴和足三里穴进行按摩,以此来减轻恶心和呕吐的症状。针对腹泻患者,应密切注意大便的频率、形态和数量,并确保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可以提供蒙脱石散等药物来帮助止泻,并指导患者保持良好的饮食卫生,避免摄入可能污染的食物。
4.3 骨髓抑制的护理
预防感染:患者由于白细胞水平低,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增加。护理人员需加强病房管理,确保病房环境清洁,空气流通,并定期进行消毒处理。同时,应减少访客,以防交叉感染。患者也应被指导注意个人卫生,如经常洗手、更换衣物,并保持皮肤和口腔卫生。对于白细胞显著减少的患者,可能需要实施保护性隔离,包括入住单人病房,以及要求患者佩戴口罩等防护措施。
纠正贫血和预防出血:需留意患者是否出现贫血相关症状,如脸色苍白、疲劳、眩晕等。应定期进行血液检查,监测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含量。针对贫血情况,根据贫血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可能包括输血、补充铁质、维生素B12等。同时,要关注患者是否有出血迹象,如皮肤瘀点、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应建议患者避免剧烈运动,以防碰撞和受伤。此外,指导患者使用软毛牙刷刷牙,并避免用力擤鼻涕,以降低出血的风险。
4.4 皮肤损伤的护理
皮肤保护:保持放疗区域皮肤清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清洁剂和化妆品。穿着宽松、柔软、棉质的衣物,避免摩擦放疗区域皮肤。避免阳光直射放疗区域皮肤,外出时可使用遮阳伞、遮阳帽等。在放疗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放疗定位标记进行照射,避免照射野偏移,加重皮肤损伤。
皮肤护理措施:对于出现皮肤红斑、瘙痒的患者,可遵医嘱给予炉甘石洗剂等外用药物,以缓解症状。避免患者搔抓皮肤,防止皮肤破损引起感染。对于干性脱皮的患者,可涂抹无刺激性的润肤霜,如凡士林等,以保持皮肤湿润。对于湿性脱皮、溃疡的患者,要及时进行伤口处理,可采用碘伏消毒,然后涂抹生长因子凝胶等药物,促进伤口愈合。必要时,可请皮肤科医生会诊,协助治疗。
五、结论
肝癌放疗中的并发症护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通过全面的护理评估,及时发现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采取有效的护理应对措施,如针对放射性肝炎、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皮肤损伤等并发症的个性化护理,以及加强心理护理等,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放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应不断总结经验,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的护理水平,为肝癌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徐瑞玉. 术前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对老年肝癌切除术患者术后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的预测价值[J]. 慢性病学杂志, 2024, 25 (11): 1657-1659+1663.
[2]王海, 徐幸幸, 段文涛, 彭勇. 区域性入肝血流阻断腹腔镜肝切除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的影响[J].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4, 29 (10): 727-731.
[3]纵瑞清, 张红艳, 武卉淇, 陈影. 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后预防性抗凝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2024, 45 (08): 964-972.
[4]赵芳芳, 常杰, 许开云. 124例原发性肝癌行TACE联合射波刀放疗的护理[A] 第三届上海国际护理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 上海市护理学会, 上海市护理学会, 2017: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