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床旁交接班护理中断事件的干预措施

期刊: 养生科学 DOI: PDF下载

郑玉琳

漳州市第二医院 福建漳州 363100

摘要

目的:分析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床旁交接班护理中断事件的相关干预措施。方法:选择24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23年1月至12月,1月~6月采取常规干预措施作为对照组,7月~12月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作为观察组。详细分析床旁交接班护理中断事件发生次数、事件时间、交班时间及交班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床旁交接班护理中断事件发生次数、事件时间、交班时间相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交班质量评分相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明确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床旁交接班护理中断事件发生情况,根据其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有效避免中断事件发生,利于患者获得高质量护理服务,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关键词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床旁交接班;护理中断事件;干预措施

正文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科室,主要收治危重症患者。在国内此科室发展起步较晚,一些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还在不断完善中。因此科室主要由多学科协作负责,医务人员在工作交接方面存在一定挑战[1]。准确、合理的交接班,可以保证交接质量、内容等,对患者治疗安全和持续性予以保障。在护理工作中发生床旁交接班护理中断事件,会造成严重后果,严重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同时还会发生医患纠纷事件[2]。因此做好护理中断事件干预工作十分重要,现对其进行详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为2023年1月至12月,选择24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护士均为女性,其年龄真实范围及平均数22~49(35.12±2.48)岁,工龄时间及平均数1~25(1.41±2.19)年。

1.2 方法

    1月~6月采取常规干预措施作为对照组,仅为患者提供基础的护理服务,未高度关注床旁交接护理中断事件,针对发生突发情况,采取合理的应急措施。

7月~12月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作为观察组,主要步骤为:(1)建立小组:小组组长有护士长担任,主要负责分析床旁交接班护理中断事件发生因素、小组成员工作分配等,小组成员共同商议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同时选择SBARR沟通方法进行小组成员之间交流,保证所有组员均获得统一、专业的培训,可以对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出并记录,共同商议改进计划。(2)有效沟通:护士与患者沟通时,了解患者的年龄、姓名等基础资料,并观察患者的意识、生命体征、心理状态及尿量等,与患者交流了解其医疗背景,如患者主诉、治疗史、既往病史、临床检查结果等。做好评估结果的沟通工作,如意识状态、并发症发生风险、呼吸状况、管道固定、呼吸维持、病情变化等。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和相关资料,针对接班护士的诊疗、护理、观察措施等给予针对性意见。第一时间反馈交接班中存在的不清晰、不准确内容,做好核实工作。(3)营造护理中断预警氛围:护士在护理中,需多方面考虑患者、家属的工作状况和科室环境,对可能造成护理中断事件的相关因素进行指出并分析,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在岗护士可在进入病房交接工作前,在门口放置“请勿打扰”的标识,非必要时其他人员不可打扰。在患者病房外可张贴“护士交接班中,请稍等”,进而降低因客观因素造成的护理中断事件。4)工作环境管理:为科室储备专业的工作人员,为护士床旁交接工作提供安静环境。如对家属的送餐时间进行限制,需要再统一时间送餐,并制定醒目标识提醒,获得家属和患者的理解。为交接班护士提供营养的食物,安排专人负责科室电话的接听和记录,主要工作内容为与其他科室或医生进行交流,降低离岗率。

1.3 观察指标

详细分析床旁交接班护理中断事件发生次数、事件时间、交班时间及交班质量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5.0为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率(%]选择卡方检验,计量资料(±s选择t检验,P0.05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比对两组中断事件发生次数、事件时间、交班时间

观察组中断事件发生次数、事件时间、交班时间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1。

表1  比对两组中断事件发生次数、事件时间、交班时间±s)

组别

中断事件次数(次)

事件时间(s/次)

交班时间(min/次)

观察组(n=24)

4.02±1.02

59.64±12.34

19.32±2.64

对照组(n=24)

7.65±1.03

70.48±11.32

24.79±2.51

t

12.268

3.171

7.356

P

<0.001

<0.001

<0.001

2.2 比对两组交班质量评分

观察组交班质量评分相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  比对两组交班质量评分±s)

组别

促进患者参与

提高交接班效率

保证科室安全

增进工作协调度

提供患者所需信息

观察组(n=24)

93.15±2.14

92.64±2.37

91.64±1.45

93.24±2.79

94.61±2.09

对照组(n=24)

85.32±3.27

87.21±3.06

84.26±1.57

87.16±2.41

86.54±2.34

t

9.815

6.873

16.917

8.079

12.601

P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3. 讨论

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理工作中,多因不同类型因素造成床旁交接班护理中断事件发生,一旦发生会影响护理交接工作的连续性,进而使护理交接内容出现不清晰、不完善情况,因此极大的影响护理质量和生命安全[3-4]。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中断事件发生次数较低,且持续时间和交班时间较短,交班质量明显提升,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对床旁交接班护理中断事件发生的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如患者自身、家属、医生、同事及环境等,进而建立良好的沟通方法,保证小组成员均全部掌握交接班内容、步骤及具体内容。在科室中需要做好护理中断预警预防措施,为护理交接工作提供安静的环境。高效的交接班流程可有效的降低护理中断事件发生,如出现中断情况,需要快速调整状态再次进入交接班状态,避免遗漏患者的信息,保证了交班质量[5]

综上所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床旁交接班护理工作中需要避免中断事件发生,因此需要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根据其制定合理干预措施,有效降低中断事件发生,提高交班质量。

参考文献:

[1] 贾小英,许丹,于中亚. SBAR交接模式对护士危重症患者床旁交接班质量及其自我效能感的影响[J]. 当代护士(中旬刊),2022,29(6):70-72.

[2] 李瑶瑶. HFMEA模式在危重症护理交接班管理中应用[J]. 西藏医药,2023,44(2):3-5.

[3] 王芳. 思维导图模式用于呼吸内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交接班中的效果观察[J]. 中国保健营养,2021,31(32):171.

[4] 陈慧. 品管圈在提高呼吸科危重症患者交接班规范化执行率中的应用[J]. 每周文摘·养老周刊,2023(7):224-226.

[5] 商伟娜.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床旁交接班护理中断事件的干预性研究[J]. 全科护理,2022,20(14):1921-1924.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