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肺结核咳血患者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期刊: 养生科学 DOI: PDF下载

玛依努尔.艾则孜 如孜万古丽·达吾提通讯作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传染病医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0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对肺结核咳血患者实施临床观察和针对性护理的效果,以提升治疗安全性和预后。研究选取2022年12月至2024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咳血停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焦虑抑郁情绪评分。结果显示,实验组在缩短咳血停止时间、降低并发症、提高满意度和改善心理状态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表明,综合护理干预对肺结核咳血患者有益,值得推广。


关键词

肺结核;咳血;临床观察;综合护理

正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2022年12月至2024年12月期间收治的40例继发性肺结核咳血患者。纳入标准为符合诊断标准且有咳血症状的患者,排除标准包括严重脏器功能障碍、精神疾病患者及非肺结核引起的咳血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咳血量等资料方面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依据《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确诊为继发性肺结核,且伴有咳血症状,咳血原因明确为肺结核所致。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严重肺部疾病(如肺栓塞、支气管扩张等)导致咳血者;存在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的女性患者。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具体包括:

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者咳血的颜色、量、性质及频率等,监测生命体征变化,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等。

遵医嘱治疗护理:按照医嘱及时准确地给予止血药物、抗结核药物等治疗,并观察药物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基础护理:保持病房环境安静、整洁、舒适,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休息条件;协助患者做好生活护理,如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等。

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合理饮食,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鼓励患者多饮水。

1.3.2 实验组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心理护理:肺结核咳血患者常因病情反复、担心预后等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可能会加重咳血症状。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给予心理支持和安慰。向患者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治疗方法及成功案例,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鼓励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陪伴,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

体位护理:根据患者咳血情况选择合适的体位。对于少量咳血患者,可采取患侧卧位,以减少患侧肺部活动,防止血液流向健侧肺;对于中等量或大量咳血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取头低足高位,头偏向一侧,防止血液呛入气管引起窒息。

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是预防窒息的关键。指导患者有效咳嗽、咳痰,对于痰液黏稠不易咳出者,可给予雾化吸入,稀释痰液。鼓励患者多饮水,以保持呼吸道黏膜湿润。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窒息先兆症状,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如清除口腔及气道内的血块,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

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肺结核的传播途径、预防措施、治疗方案及注意事项等。指导患者正确留取痰液标本,强调按时服药、定期复查的重要性。同时,告知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防止疾病传播。

1.4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咳血停止的时间。

监测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计算发生率。

通过问卷调查评估护理满意度,包括服务态度、专业水平等,计算满意度百分比。

使用HADS量表评估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情绪,得分反映情绪严重程度。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 22.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咳血停止时间比较

实验组患者咳血停止时间为(3.2±1.1)天,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6±1.5)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6.234,P < 0.05)。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具体情况见表 1。

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组别

例数

窒息

失血性休克

肺部感染

并发症发生率

对照组

20

2(10.0)

2(10.0)

3(15.0)

35.0(7/20)

实验组

20

1(5.0)

0(0.0)

1(5.0)

10.0(2/20)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具体情况见表 2。

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

20

8(40.0)

6(30.0)

6(30.0)

70.0(14/20)

实验组

20

12(60.0)

7(35.0)

1(5.0)

95.0(19/20)

2.4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比较

具体情况见表 3。

3 两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比较(x ± s,分)

组别

例数

焦虑评分(护理前)

焦虑评分(护理后)

抑郁评分(护理前)

抑郁评分(护理后)

对照组

20

10.5±2.6

9.7±2.3

10.8±2.7

10.2±2.5

实验组

20

10.3±2.4

6.3±1.8

10.6±2.5

6.8±2.1

t 值

-

0.278

7.645

0.246

6.583

P 值

-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咳血是肺结核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尤其是肺上有空洞的患者更容易出现大咳血[1]。咳血不仅会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还可能导致窒息、失血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肺结核咳血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临床观察和护理至关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在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后,咳血停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这可能是因为综合护理干预中的体位护理、呼吸道护理等措施,有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少肺部活动,从而促进止血。同时,心理护理能够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避免因情绪波动导致咳血加重。

在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这得益于综合护理干预中对窒息等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如密切观察病情、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处理咳血等,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2]。此外,健康宣教使患者及家属对疾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他们的自我护理能力和防范意识,也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表明,实验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这说明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护理人员通过与患者的密切沟通和个性化的护理服务,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和信任。

另外,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综合护理干预中的心理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促进疾病的康复。

综上所述,对肺结核咳血患者加强临床观察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缩短咳血停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广泛推广应用[3]。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进一步加强对肺结核咳血患者的护理研究,不断完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潘兰.肺结核咯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对策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10):215-217.DOI:10.15912/j.cnki.gocm.2021.10.099.

[2]张珊珊.肺结核咳血的临床观察和护理[J].临床研究,2021,29(01):178-180.

[3]李相云.肺结核合并咯血121例围术期护理临床观察[C]//中华医学会(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Chinese Society for Tuberculosis).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9年全国结核病学术大会论文汇编.武汉市肺科医院;,2019:345.DOI:10.26914/c.cnkihy.2019.023939.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