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肝脾相关,筋膜互用”论治慢性膝骨关节炎
摘要
关键词
肝脾系统;筋;膜;肝郁脾虚
正文
在人体里,膝关节属于承受重量最为突出的关节,同时也是慢性骨关节炎较为容易发作的部位。在我国,60 岁以上人群里,膝骨关节炎的发病率达到 78.50% ,其发病率和年龄呈现正相关关系,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严重影响[1]。病情严重的患者会进展成为慢性膝骨关节炎,最终甚至可能导致残疾。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症状性膝骨关节炎(KOA)的总体患病率为 14.6% ,自 40 岁起发病率呈线性上升趋势,且女性更为多见[2]。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KOA 的发病率也在逐年攀升。最新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在 195 个国家中,约有 30310.68 亿人患有髋、膝关节骨关节炎[3] 。
1“肝脾相关,筋膜互用”理论渊源
1.1肝系统主筋,易成筋膜病
《素问・宣明五气》中提到 “肝主筋”,这里所讲的 “筋” 指的是肌腱与韧带的统称。《素问・经脉别论》又言:“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 这表明水谷精微之气依靠肝的疏泄功能得以散布,从而濡养筋脉。《灵枢・终始》指出:“能屈而不能伸者,病在筋;能伸而不能屈者,病在骨。”所以,膝部的筋膜结构和肝之间存在紧密联系,筋受到损伤可能会致使慢性膝骨关节炎的产生。
依据中医骨伤筋膜理论,肝主管筋,胆主管膜,胆作为六腑之一从属于肝系统,所以当肝胆系统出现异常时,就容易引发筋膜病症。而且,筋膜之间相互关联,筋膜受伤会引发骨病,比如膝部的筋膜若是受损,就可能出现膝骨关节炎等病症。
1.2 脾系统主肉,易致肉膜病
《素问·痿论》:“脾主身之肌肉”。《灵枢·痈疽》记载:“肠胃受谷,上焦出气,以温分肉,而养骨节,通腠理。” 脾主要负责运化水谷精微,将其转化为气血,以此对四肢的肌肉、筋骨起到滋养作用。在脾功能处于正常状态时,气血会持续不断地生化,精微物质能够输送到全身各处。这些精微物质,对内滋养五脏六腑,对外能到达皮肉筋骨,同时对四肢官窍进行温养,让肌肤饱满润泽,维持筋骨肌肉功能,气血津液对膝部及肉、筋、膜有供给、滋养、滑利、润泽之效 ,维持它们的良好状态。
2 慢性膝骨关节炎病因病机责之肝郁脾虚
2.1 肝郁气滞,膝部筋膜不通
《类经》里提到:“筋虽然主要由肝所主司,然而维系关节从而支撑身体的,唯有膝部的筋最为关键,所以说膝是筋之府。” 另外,《灵素节注类编》中记载:“筋聚集在膝部,故而膝为筋府。” 众多的筋集中于四肢关节,让这些关节具备了屈伸的能力,掌控着身体的运动功能。膝关节是筋脉聚集的重要部位,足三阴经与足三阳经都从这里经过并且形成筋结。
2.2 脾虚失运,膝部肉膜失荣
《灵枢·本神》载: “脾气虚则四肢不用。”由此不难看出,脾与膝部联系紧密,彼此相互影响。脾作为后天生命活动的根本,是气血生成的源头。若脾气血虚弱,会直接致使膝部无法获得充足濡养,正所谓 “不荣则痛”。而从另一方面来讲,慢性膝骨关节炎患者由于局部气血不足,也会反过来对脾胃系统正常的生理功能造成影响。
2.3 肝郁脾虚,筋痹膜痿
筋痹证主要表现为筋膜疼痛,而膜痿证则表现为肢体肉膜的痿弱与活动无力,通常不伴随疼痛。筋痹证患者因疼痛或关节受限而影响活动,而膜痿证患者则因脏气内伤而无力运动。部分膜痿证患者在疾病初期便可能出现肉膜萎缩,而筋痹证则往往是由疼痛或关节活动受限引起的继发性肉膜萎缩。筋痹证常由外邪诱发,进而导致虚损内脏的发病,而膜痿证则多由脏气内伤所致。
3 慢性膝骨关节炎治疗当肝脾同治
3.1 补脾健运,调达肉膜
作为“筋之府”的膝关节被足阳明胃和足太阴脾经筋环绕结聚于膝部。《灵枢·经筋》言: “足阳明经筋……结于膝外廉”;“足太阴经筋……结于膝内辅骨”。可见,脾胃系统分管着膝关节内外两侧的筋膜和肉膜。同时,临床有研究证实,经过手触诊法对膝部经筋进行细致的实质性筋结与感觉性筋结排查,发现主要经筋病变集中在足阳明经。
5 小结
慢性膝骨关节炎的发病与正虚、邪实及肝郁脾虚等因素紧密相关。在人的五体的功能方面,“肝主筋”与“脾主肉”这两种表述,展现出肝脾系统于人体外在所发挥的协同配合作用。人体的筋膜之间彼此相连,筋痹证和膜痿证既能够相互转变,也可能同时存在,并且常常互相影响,进而促使慢性膝骨关节炎的产生。
当面对脾虚导致运化功能失常的状况时,所采用的治疗手段涵盖了补气以促进运化、调理通畅肉膜;若是出现肝郁气滞的情形,就需要运用调肝理气、使筋膜通畅的办法;而一旦遇到肝郁脾虚、筋膜功能失常的病症,就必须通过疏肝健脾的方式来舒缓并稳固筋膜。在实际治疗过程中,会将上述各种方法结合起来运用,具体通过培补脾脏、补充虚损,舒展肝脏、调节气机,扶助正气、祛除病邪,促进气血运行,实现筋膜的调和与疾病的自愈。
参考文献:
[1] 陈凤娜,吴为明,乐益鸣.八段锦功能锻炼对老年慢性膝骨关节炎患者运动能力、自我管理效能的影响[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20,14(06):556-559.
[2]叶晋,吴一玉,张弛,等. 慢性膝骨关节炎患者大脑结构形态的改变 [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25, 40 (03): 369-374.
[3]田鹿,谢洪武,刘梅花,等. 热敏灸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60例临床观察 [J]. 中医杂志, 2025, 66 (05): 492-500. DOI:10.13288/j.11-2166/r.2025.05.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