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骨折术后进行个性化康复运动治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摘要
关键词
踝关节骨折术后;个性化康复运动治疗;临床效果
正文
踝关节由胫骨、腓骨的远端和距骨构成。踝关节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类型,主要是由于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导致组成踝关节的骨骼结构发生连续性中断。手术治疗虽能复位固定骨折部位,但术后常因关节制动、创伤反应等因素导致踝关节僵硬、疼痛、肿胀及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个性化康复运动治疗依据患者个体差异,制定针对性康复方案,有助于克服常规康复的局限性,可实现对患者康复速度的促进[1]。下文将就此作具体研究、说明与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设立2023年5月至2024年5月为研究期限,纳入90例踝关节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就诊单双号分配患者为两组,每组(n=45)。参照组:男女占比26∶19;年龄均值(38.26±2.78)岁;研究组:男女占比24∶21;年龄均值(37.55±2.96)岁。基线资料P>0.05。
1.2方法
1.2.1 参照组:方案策略如下:⑴治疗流程:术前对患者病例类型进行明确,术后以石膏固定(7-10d),提供常规抗感染治疗。而后密切观察患者恢复情况,于术后3天提供下肢静脉泵治疗,防止患者下肢淤血、肿胀症状出现。⑵术后康复策略:早期(1-2周),协助患者抬高患肢,冷敷消肿,指导患者开展足趾屈伸、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每日3-4组,每组10-15次。中期(3-6周),协助患者积极开展下肢持续被动屈伸活动,在CPM机辅助下逐渐增加关节活动度,每次30-60min,每日1-2次。循序渐进的开展部分负重行走练习。后期(7-12周),结合X线复查结果,逐步过度为完全负重行走,踝关节主动屈伸、内外翻抗阻训练。
1.2.2 研究组:方案策略如下:⑴评估:对患者骨折类型、手术效果、软组织损伤情况、职业需求等进行全面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康复运动方案。⑵方案实施:术后1-2周,在开展基础训练外,结合患者耐受程度,增加踝泵运动频率,每组20-30次,2小时/1组[2]。同时应用弹力绷带对患肢进行加压包扎,以促进肿胀消退。术后3-6周,参考患者愈合情况,为患者制定个体化关节松动方案,如:由康复师手法操作解除关节粘连问题。另外,结合虚拟现实技术,鼓励患者开展日常生活场景的踝关节功能性训练,包括:上下楼、跨越障碍等,每日训练20-30min,每周3-4次[3]。术后7-12周:根据患者从事职业调整治疗方案,办公室职员加强长时间站立行走的耐力训练,运动员加强专项运动技能训练。并进行定期随访,持续关注患者恢复情况,结合患者需求,调整训练计划。
1.3观察指标
分析评定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术后 VAS 评分、生活质量方面的差异性。
SPSS 25.00专业统计学软件完成数据分析,以(/)表示,通过T比对检验,同时以(n %)整理,得出X2数值完成检验,P﹤0.05代表实验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不同干预策略均对患者有积极影响,但研究组患者收获效果更加显著,P值<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效果比较(`x±s、分)
组别 | 治疗总有效率 | 关节功能恢复效果 | VAS评分 | 生活质量 | |||||
屈伸 | 伸展 | 旋后 | 旋前 | 负重时外翻度数 | 负重时外翻度数 | ||||
参照组(n=45) | 38(84.4) | 28.8±1.52 | 11.8±1.03 | 28.6±1.82 | 18.6±1.65 | 5.23±1.45 | 4.22±0.72 | 5.93±1.86 | 14.5±2.9 |
研究组(n=45) | 44(97.8) | 32.3±1.36 | 15.3±1.72 | 36.8±1.27 | 36.3±1.45 | 3.12±0.66 | 2.02±0.51 | 4.42±1.25 | 10.3±2.2 |
3讨论
踝关节骨折常见的致伤原因包括扭伤、高处坠落、交通事故等。根据骨折部位和损伤机制,可分为多种类型,如内踝骨折、外踝骨折、后踝骨折、三踝骨折等。患者通常出现踝关节局部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踝关节骨折术后康复是一个复杂且关节的过程,需投入一定心思,本项研究中,均分90例踝关节骨折手术患者为两组,分别在其术后实施了不同形式的康复治疗方案,结果呈现,研究组各项指标均显优参照组。分析原因:常规康复治疗虽遵循基本康复原则,但缺乏对患者个体特征的精细考量。个性化康复运动治疗则能够全面弥补上述不足,通过早期强化踝泵运动及弹力绷带应用,可有效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肿胀,为后续康复奠定良好基础。术后中期依据骨折愈合程度,开展虚拟现实辅助功能性训练,精准解决关节活动受限问题,提高患者本体感觉与运动协调性,使踝关节功能恢复得到促进[4]。另外,个性化康复通过循序渐进的康复进程,避免过度活动引发疼痛加剧,适时的功能锻炼可刺激内啡肽分泌,从而缓解疼痛症状,这便是研究组能够取得理想干预效果的关键所在。
概而言之,个性化康复运动治疗方案在踝关节骨折术后护理中应用效果突出,值得采纳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大龙,赵雅丽,陈中庆.分析踝关节骨折术后进行个性化康复运动治疗的临床效果[J]. 中国伤残医学,2021,29(1):49-50. 2021.01.034.
[2]洪杏高,陈可锋,黄仕健.对踝关节骨折术后进行个性化康复运动治疗的临床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31):159-161.2020.31.064.
[3]罗燕.个性化康复运动疗法对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1,2(14):116-118.
[4]马尚伟.对踝关节骨折术后进行个性化康复运动治疗的临床效果[J].康颐,2020(9):2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