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干预治疗妇产科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临床价值分析
摘要
关键词
饮食干预;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妇产科
正文
引言:缺铁性贫血是妊娠期常见的营养缺乏性疾病之一。由于胎儿生长发育的需求增加以及孕妇体内铁储备的消耗,缺铁性贫血在妊娠期的发病率显著升高,因此,妊娠期是缺铁性贫血的高发期,尤其是在孕中期和孕晚期。现阶段,有20%的孕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缺铁性贫血。这种贫血状态不仅影响孕妇的健康,还可能对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就目前来看,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可能导致胎儿宫内缺氧、生长发育迟缓、早产、低出生体重等不良后果。此外,严重的缺铁性贫血还可能影响胎儿的智力发育和神经系统发育。在治疗上,常见铁剂口服治疗。但口服铁剂药物的效果较为有限,而饮食干预可以促进患者补充更多的铁元素,进一步改善贫血症状,因此,考虑将饮食干预与口服铁剂进行联合应用,以提高治疗效果。在此背景下,本文从2022年8月~2023年3月期间就诊的妇科患者中,随机抽取88例表现为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患者作为本文对比研究的研究对象,进行了饮食干预治疗临床价值的分析,希望能够为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治疗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22年8月~2023年3月期间就诊的妇科患者中,随机抽取88例表现为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患者资料,将上述资料分为两组。饮食干预组(n=44例),采用口服药物+饮食干预,初产32例、经产12例,年龄在23~35岁之间,年龄均值为(30.55±3.12)岁,从贫血严重程度上来看,轻度2例、中度20例、重度22例;对照组(n=44例),采用口服药物治疗,初产31例、经产13例,年龄在24~34岁之间,年龄均值为(30.95±3.02)岁,从贫血严重程度上来看,轻度3例、中度19例、重度22例。计算上述两组一般资料的组间差异检验值P,结果显示P>0.05,认为饮食干预组与对照组数据可比。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确诊为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2)患者已经在知情同意书上完成的签字;2)病历数据健全,能够满足对比研究需求。
排除标准:1)合并巨幼细胞及再生障碍;2)治疗前有口服铁剂史;3)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心肝肾疾病。
1.3方法
对照组方法:口服药物治疗。使用铁剂药物为硫酸亚铁片,单次用量0.3g,3次/d。用药注意事项:避免在饭前1h,以及饭后2h时用药,同时在服用硫酸亚铁片时,应避免与牛奶、咖啡、浓茶等饮品同服,也不宜与鸡蛋、全麦面包、麦片、和含乳制品的食物同服,以免影响铁的吸收。在此过程中,还可以适当补充维生素C,以促进铁的吸收,但应免过量摄入,以免引起腹泻等不适症状。此外,在服用硫酸亚铁片期间,若孕妇表现出不良反应,则应立即停药,并定期进行产检,观察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确保母婴健康。
饮食干预组方法: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施加饮食干预。饮食干预方法: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营养需求和饮食习惯,制定个性化的饮食干预计划,并综合考虑患者的文化背景、口味偏好和经济条件,确保饮食干预计划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同时推荐富含铁元素和维生素C的食物,且要指导患者适当摄取蛋白质、叶酸等其他营养素,建议孕妇每日摄取充足的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蛋类等,并多食用绿叶蔬菜、动物肝脏等富含叶酸的食物。在此过程中,还要教授孕妇饮食技巧,对其叮嘱注意事项,并建议患者将一日三餐分为五至六餐,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提高铁元素的吸收率,且要避免与抑制铁吸收的食物同食,如茶、咖啡、巧克力等,以免食物中的多酚类物质会抑制铁的吸收。此外,需注意烹饪方式,尽量避免油炸、煎炒等高脂烹饪方式,以减少营养素的流失。
1.4观察指标
总有效率:治疗后,表现为治愈、有效的患者人数所占百分比。疗效评价标准:1)治愈:贫血症状消失,血红细胞(RBC)≥3.5×1012/L,血红蛋白Hb≥100g/L,血细胞比容(HCT)≥30%;2)有效:贫血症状表现为改善,RBC、Hb、HCT水平优于治疗前;3)无效:贫血症状,以及RBC、Hb、HCT水平均未见改善。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饮食干预组与对照组数据的分析,输出结果为观察指标总有效率的值,表示为n(%),χ2检验。P值检验组间差异,P<0.05,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显示,饮食干预组的总有效率更高(P<0.05),如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有效率表[n(%)]
组别 | 例数 | 治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饮食干预组 | 44 | 23(52.27%) | 19(43.18%) | 2(4.54%) | 42(95.45%) |
对照组 | 44 | 10(22.72%) | 23(52.27%) | 11(25%) | 33(75%) |
χ2 | - | - | - | - | 5.621 |
P | - | - | - | - | 0.021 |
3讨论
在妊娠期,随着胎儿的生长发育,对铁的需求逐渐增加,特别是孕中期和孕晚期,胎儿的骨髓和肝脏需要大量的铁来合成血红蛋白,以满足自身的需求,使得孕妇更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同时受妊娠期的生理变化和孕妇对食物选择性变化的影响,孕妇可能会出现铁元素的摄入不足,特别是植物性食物中的铁,其吸收率较低,难以满足孕妇和胎儿的需求,由此导致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形成[1]。此外,部分孕妇在孕前就存在铁储备不足的情况,这也可能引发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问题。一般来说,该病的患者经常会表现为全身无力,容易疲劳,同时贫血导致的心肌缺氧,还会出现心慌、心悸等症状[2]。此外,贫血还会导致血液中氧含量降低,孕妇在活动时可能会出现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该病还会增加孕妇的心脏负担,引起心脏功能不全,且经常会导致孕妇免疫力下降,极大地影响了孕妇与胎儿的健康。在治疗上,常见铁剂口服治疗。在治疗过程中,通过对患者施加饮食干预,可以促进其摄入足够的铁元素,有利于治疗效果的提高。为此,考虑将上述两种方法进行联合应用。
在此背景下,本文围绕饮食干预在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的应用展开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饮食干预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说明饮食干预应用下,患者治疗效果显著,这可能是因为饮食干预更易于被孕妇接受和执行,且干预过程中对患者的知识普及和指导,使其能够更好地理解饮食与贫血之间的关系,提高其对饮食干预的依从性,从而与口服铁剂治疗法发挥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饮食干预有利于提高妊娠合并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有效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宁, 廖冬, 姚焕弟. 多糖铁复合物联合维生素D治疗妊娠期缺铁性贫血的效果[J]. 中外医学研究, 2024, 22 (14): 27-30.
[2]杨歆蕾, 沈栋林. 徐州地区0~3岁婴幼儿牛奶蛋白过敏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 21 (09): 1272-12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