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护理对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及患者自护能力的干预效果
摘要
关键词
全面护理;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并发症;自护能力
正文
血液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治疗手段,而动静脉内瘘作为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其通畅性和功能状态直接影响透析效果[1]。然而,动静脉内瘘在使用过程中常伴发感染、血栓形成、狭窄等并发症,不仅影响透析质量,还可能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如何有效预防并发症并提高患者自护能力成为临床护理的重点。全面护理作为一种系统化、个体化的护理模式,强调从生理、心理、社会等多维度对患者进行干预,旨在提升患者整体健康水平[2]。本文旨在探讨全面护理对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及患者自护能力的干预效果,以期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3年12月—2024年12月期间于我院进行血液透析的100例动静脉内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对照组:男25例,女25例;年龄35-75岁,平均(50.29±5.77)岁。研究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38-70岁,平均(51.34±5.58)岁。两组个人信息对比(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具备血液透析治疗指征且时间超过3个月;②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精神或智力障碍;②6个月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③合并其他恶性肿瘤。
1.2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包括监测生命体征、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动静脉内瘘、定期评估内瘘功能、预防感染及血栓形成等基础护理措施。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全面护理干预:①生理护理:定期评估动静脉内瘘功能,包括听诊杂音、触诊震颤等,及时发现异常。指导患者正确进行内瘘护理,如保持局部清洁、避免压迫、定时锻炼内瘘侧肢体等。提供个体化饮食指导,根据患者营养状况调整蛋白质、钠、钾等摄入量。②心理护理:通过心理评估了解患者情绪状态,针对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提供心理疏导。组织患者参加小组活动,促进病友间交流,增强治疗信心。③健康教育:制定个体化健康教育计划,包括内瘘护理知识、透析注意事项、并发症预防等。通过图文资料、视频演示等形式,帮助患者及家属掌握自护技能。④社会支持:与家属沟通,指导其参与患者护理,提供情感支持。协助患者申请医疗救助或社会资源,减轻经济负担。⑤随访管理:建立患者档案,定期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内瘘使用情况及自护能力。根据随访结果调整护理计划,确保护理措施有效性和持续性。
1.3观察指标
①并发症发生率:包括感染、血栓、裂管3种。
②自护能力:使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进行评估,包括自我护理责任感、自我护理知识、自我护理技能3方面,评分范围为1-5分,得分越高表示患者自护能力越强。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 27.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并发症发生率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并发症发生率[n(%)]
组别 | 例数 | 感染 | 血栓 | 裂管 | 总发生率 |
研究组 | 50 | 0(0.00) | 1(2.00) | 0(0.00) | 1(2.00) |
对照组 | 50 | 1(2.00) | 2(4.00) | 1(2.00) | 4(8.00) |
χ2 | 1.895 | ||||
P | <0.05 |
2.2自护能力
干预前,两组自护能力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自护能力较干预前升高,研究组自护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自护能力 (`x±s,分)
组别 | 例数 | 自我护理责任感 | 自我护理知识 | 自我护理技能 |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干预前 | 干预后 | ||
研究组 | 50 | 2.26±0.52 | 4.09±0.59 | 2.31±0.41 | 4.12±0.93 | 1.78±0.22 | 3.87±0.85 |
对照组 | 50 | 2.28±0.45 | 3.13±0.66 | 2.32±0.48 | 2.98±0.64 | 1.75±0.69 | 2.85±0.76 |
t | 0.206 | 7.668 | 0.112 | 7.140 | 0.293 | 6.326 | |
P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0.05 |
3讨论
血液透析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脏替代治疗方式之一。它是通过血管通路把患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过透析器把血液中的毒素过滤,水分去除后再经血管通路回输到体内,从而达到净化血液、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目的。动静脉内瘘作为这样的一条血液透析通路,效果显著。但术后也需进行科学全面护理,全面护理通过生理、心理、社会等多维度干预,有效预防感染、血栓等并发症,提升患者自护能力,改善心理状态,延长内瘘使用寿命,优化医疗资源利用,最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本研究中,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自护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与李王雪等[3]研究结果相近,究其原因:(1)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主要归因于全面护理系统性和个体化干预措施。首先,定期评估内瘘功能能早期发现异常,及时采取干预措施,避免感染、血栓等并发症发生。其次,通过个体化饮食指导和内瘘护理教育,患者能更好掌握自我护理技能,减少因操作不当导致内瘘损伤。此外,心理护理和社会支持引入,缓解患者焦虑情绪,增强治疗依从性,从而进一步降低并发症风险。(2)研究组自护能力显著提升得益于全面护理多维度干预。健康教育计划实施使患者及家属掌握了内瘘护理知识和透析注意事项,提高自我护理责任感。心理护理和小组活动增强患者治疗信心,促进病友间经验交流,进一步强化自我护理技能。此外,随访管理持续性和个体化调整确保护理措施有效落实,使患者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护能力,最终实现整体健康水平改善。
综上所述,全面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血液透析患者自护能力,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何珊.延续护理对肾衰竭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4,41(5):521.
[2] 刘秦秦.早期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J].名医,2023,(19):102-104.
[3] 李王雪,孙楠.全面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和自护能力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8):136-1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