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康复围手术期护理对促进胃肠肿瘤患者术后恢复的效果观察
摘要
关键词
加速康复护理;围手术期;胃肠肿瘤;术后恢复
正文
引言:胃肠肿瘤作为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近年来呈持续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手术治疗仍是目前根治此类疾病的主要手段,但术后常伴随胃肠功能恢复缓慢、疼痛明显、感染风险高及住院时间长等一系列问题,影响患者康复进程和生活质量。传统的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外科快速康复的需求。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23年1月至2025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胃肠肿瘤患者共6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经病理确诊为胃癌或结直肠癌,拟行根治性手术;(2)年龄在18~75岁之间;(3)术前无严重心肺功能障碍及其他恶性肿瘤病史;(4)知情同意并愿意配合护理方案。排除标准:(1)合并严重感染、休克或凝血功能障碍者;(2)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需二次手术者;(3)精神障碍或沟通困难者。
1.2分组方法
将60例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及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围手术期护理模式,实验组实施加速康复围手术期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类型及手术方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护理干预措施
对照组接受常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禁食8小时、术后卧床休息、按需镇痛及延迟进食等。实验组则在围术期实施系统化的加速康复护理措施,主要包括:
术前护理:加强健康宣教,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术前6小时禁食固体食物,术前2小时允许饮用清流质,以减少术前口渴与不适。
术中管理:优化麻醉方式,控制输液量,维持正常体温,减少应激反应。
术后护理:鼓励早期下床活动(术后第1天开始),术后6小时内给予镇痛药物控制疼痛,术后4~6小时开始进流质饮食并逐步过渡至正常饮食;加强伤口观察与营养支持,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
1.4观察指标
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包括: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平均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如感染、肠梗阻、吻合口瘘等);疼痛程度评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患者满意度评分(采用医院自制满意度调查表)。
2.结果
通过对实验组(加速康复护理)与对照组(传统护理)各30例胃肠肿瘤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实验组在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疼痛评分及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下:
2.1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指标 | 实验组(x̄ ± s) | 对照组(x̄ ± s) | t值 | P值 |
首次排气时间(h) | 28.5 ± 6.2 | 47.3 ± 7.8 | -9.31 | <0.001 |
首次排便时间(h) | 42.6 ± 8.5 | 68.4 ± 10.3 | -10.03 | <0.001 |
平均住院天数(d) | 7.2 ± 1.5 | 10.8 ± 2.1 | -7.64 | <0.001 |
2.2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组别 | 总例数 | 并发症例数 | 并发症发生率(%) | χ²值 | P值 |
实验组 | 30 | 4 | 13.3 | 5.18 | <0.05 |
对照组 | 30 | 11 | 36.7 |
主要并发症包括:感染(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肠梗阻、吻合口瘘等。
2.3术后疼痛与满意度比较
观察指标 | 实验组(x̄ ± s) | 对照组(x̄ ± s) | t值 | P值 |
VAS疼痛评分(分) | 3.2 ± 0.8 | 5.6 ± 1.1 | -9.07 | <0.001 |
满意度评分(分) | 92.4 ± 5.6 | 78.3 ± 6.9 | 8.21 | <0.001 |
3.讨论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理念近年来在围手术期护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在胃肠肿瘤手术领域展现出显著的临床价值。本研究通过对2023年1月至2025年1月期间收治的60例胃肠肿瘤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加速康复围手术期护理的实验组在术后恢复速度、并发症控制、疼痛管理及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均优于传统护理模式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验证了ERAS护理模式在胃肠外科中的有效性。
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方面,实验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和首次排便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01)。这可能与加速康复护理中强调的早期下床活动、早期进食和合理镇痛策略密切相关。通过术后早期适量活动促进肠道蠕动,配合科学的饮食过渡方案,有效缩短了术后肠麻痹的时间,加快了胃肠功能的恢复。
在住院天数方面,实验组平均住院时间为7.2天,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0.8天(P<0.001),说明加速康复护理有助于提高床位周转率,减轻医疗资源负担,符合现代医疗体系对高效、节约的要求。同时,住院时间的缩短也意味着患者能更快回归正常生活,提升其生活质量。
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实验组为1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7%(P<0.05),尤其是在感染、肠梗阻等常见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上具有明显优势。这得益于加速康复护理中对术前准备、术中体温维持、术后营养支持等环节的系统优化,降低了术后应激反应和感染风险。此外,实验组的VAS疼痛评分更低(3.2 vs 5.6),满意度评分更高(92.4 vs 78.3),表明加速康复护理不仅关注生理恢复,也注重心理体验,通过个体化的镇痛管理、健康宣教和人文关怀,提升了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治疗依从性。
参考文献
[1]刘文倩,史臻,郑淑凝. 加速康复围手术期护理对促进胃肠肿瘤患者术后恢复的效果分析 [J]. 生命科学仪器, 2024, 22 (05): 252-254.
[2]毕婷婷,曾艺鹏,张汉,等. 基于HFMEA优化胃肠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加速康复流程 [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4, 31 (08): 81-86.
[3]滕月. 胃肠肿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临床分析 [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 6 (A2): 59.
[4]范科容. 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腹腔镜胃肠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对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9, 6 (37): 107+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