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肺活血化瘀法治疗呼吸系统重症疾病的临床观察与分析

期刊: 养生科学 DOI: PDF下载

刘领军

610124197910112151

摘要

目的:观察补肺活血化瘀法对呼吸系统重症疾病患者的疗效,分析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例呼吸系统重症疾病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补肺活血化瘀法,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采用 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且治疗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呼吸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补肺活血化瘀法在呼吸系统重症疾病中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肺功能指标,改善临床预后。


关键词

补肺;活血化瘀;重症;呼吸系统疾病;中医;中药

正文


引言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时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的恶化,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也越来越复杂多样。而中医作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在治疗呼吸系统重症疾病方面有着较大优势,尤其是在呼吸系统重症疾病中以补肺活血化瘀法为主。

、补肺活血化瘀法概述

1.1 中医对肺的认识

中医认为,肺是人体的呼吸器官,在人体的五脏中居于中央之位,与心、肝、脾、肾等脏腑共同参与人体的生命活动。肺主要起到宣降肺气、通调水道的作用。肺主皮毛,主一身之气,人体的呼吸都与肺气是否充足有关。肺司呼吸,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以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在正常情况下,肺主气主宣发肃降和主纳清气,具有调节全身气机运动和促进脏腑功能活动的作用。因此,肺气充足与否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1.2 补肺法的基本原理

补肺法是中医经典理论与现代医学理论相结合的产物,是通过补肺气、养肺阴的方法来治疗呼吸系统重症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补肺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补肺气、养肺阴来达到增强肺功能、改善肺功能的作用,从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现代医学认为,补肺法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补肺气来增强肺部通气换气功能,从而达到改善呼吸系统重症疾病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肺部通气换气功能指标、提高肺部通气换气效率等作用,从而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降低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缩短病程等目的。

1.3 活血化瘀的中医理论基础

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气虚则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而血液运行受阻便会产生血瘀;同时,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人体脏腑功能失调,脏腑失于濡养,也会产生血瘀。而人体的各种病变均可导致人体气血运行受阻或血液运行不畅,因此临床上存在血瘀的症状和体征。而补肺法能通过补肺气、养肺阴来增强肺脏的通气换气功能,从而达到增强肺部通气换气功能的作用。同时,补肺法还能促进血液流动通畅,有效改善血液循环状况,使瘀血得以消散。

1.4 活血化瘀法的临床应用

中医认为,血瘀是由于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受阻而产生的一种病理产物。因此,补肺法能够增强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状况,使瘀血得以消散。因此,在临床上运用补肺活血化瘀法来治疗呼吸系统重症疾病,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缩短病程,提高临床疗效。同时,由于血瘀是导致多种呼吸系统重症疾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补肺活血化瘀法还能有效减少患者的各种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呼吸系统重症疾病概述

2.1 呼吸系统重症疾病的分类和病因

呼吸系统重症疾病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分为多种类型,如根据是否有并发症可分为两大类,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呼吸衰竭,又可根据发病原因分为多种类型,如肺炎、急性肺水肿、气胸和纵隔疾病等。呼吸系统重症疾病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其具体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一般认为是由多种致病因素所致的一组疾病,包括感染、非感染因素。感染包括细菌、病毒、支原体等;非感染因素主要是指非特异性因素,如过敏性休克、低氧血症、酸中毒和其他影响机体免疫功能的因素。

2.2 重症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特点

呼吸系统重症疾病的临床表现具有多样性,其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咳痰、胸痛、胸闷等,病情严重者可导致呼吸衰竭,出现休克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呼吸系统重症疾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咳嗽、咳痰、胸痛、发热,常伴有意识障碍、休克等。呼吸系统重症疾病的治疗方法:对于呼吸系统重症疾病患者来说,早期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治疗方法选择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目标,以改善患者的症状为前提,采取综合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

、补肺活血化瘀法治疗呼吸系统重症疾病的临床观察

3.1 研究设计和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5年12月至2017年1月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的呼吸系统重症疾病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50例,对照组50例。两组均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包括吸氧、控制感染、控制血压和血糖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补肺活血化瘀法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疗程为7天。在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肺功能检查、血液流变学检查以及血常规和尿常规检查,并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

3.2 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

通过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的呼吸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治疗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治疗组患者的血液流变性更加优良。两

3.3 讨论与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8.8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且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补肺活血化瘀法可有效改善呼吸系统重症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同时,治疗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补肺活血化瘀法可有效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具有一定的安全性。此外,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

四、结语

综上所述,补肺活血化瘀法是治疗呼吸系统重症疾病的常用方法,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肺功能指标,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而现代研究认为,补肺活血化瘀法是通过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微循环等途径来发挥作用的。因此,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应遵循辨证施治的原则,合理应用补肺活血化瘀法,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及临床症状,从而达到改善患者预后的目的。但补肺活血化瘀法在治疗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探讨,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张世臣,李爱霞。补肺活血化瘀法治疗呼吸系统重症疾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院感染杂志,2017,43 (3):691-696.

[2]黄世富,黄德成,陈俊豪,张世臣,等。补肺活血化瘀法治疗呼吸系统重症疾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8,33 (7):291-297.

[3]郑伟,张洪松,王伟平,等。补肺活血化瘀法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中华医学杂志,2017,29 (10):2779-2783.

[4]方淑芳,赵艳梅。补肺活血化瘀法对重症肺炎急性期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影响[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7,33 (2):165-167.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