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归丸治疗阳痿患者的疗效观察以及症状缓解和性激素水平变化的临床验证
摘要
关键词
右归丸;阳痿;疗效;症状缓解;性激素水平
正文
阳痿疾病在现代医学中称之为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是常见的男性生殖系统疾病的一种,多发于中老年男性,具体表现为阴茎持续不能达到或维持足够的勃起,性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1]。据WHO统计,ED的全球发病率在持续升高[2];我国的本土调查发现,40岁以上的男性ED发病率在40%左右,性健康功能下降,近年来具有年轻化的发病趋势,30~40岁的男性发病率升高,分析与现代人们生活压力增加、不良生活习惯以及慢性病等因素相关[3]。现代医学对ED的治疗多以枸橼酸西地那非、他达拉非等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PDE5i)类药物为首选药物,通过抑制PDE5来增强NO-cGMP通路传导,促进阴茎海绵体内的血管血流灌注,引发勃起以及增加阴茎勃起硬度;但是实践发现,此类药物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还伴随较多的不良反应,如头痛、面部潮红等,影响患者治疗的舒适性和依从性,并且还无法从根本上根治生理病理基础,停药后容易复发[4]。
从中医角度分析ED,基于中医整体治疗观念和辨证论治原则,认为ED发病的关键在于肾虚精亏、肝郁气滞、心脾两虚、湿热下注、瘀血阻络等导致宗筋失养或气血运行不畅,其中以肾虚为本,肾阳虚则命门火衰,无力温煦宗筋[5]。右归丸是治疗肾阳虚的经典方剂,具有温补肾阳,填精起痿等作用,有研究表明,右归丸可以促进神经内分泌平衡、提高免疫功能等现代药理作用,但是关于调节ED患者性激素水平的作用目前报道较少[6]。本研究基于中西医治疗ED的不同优势,展开右归丸治疗阳痿患者的研究,观察其疗效和症状以及性激素等指标的改善,分析机制,为临床治疗ED提供更加充分和客观的依据,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24年1月—2024年1月治疗的80例阳痿患者,双盲随机数字分组,各40例,对照组年龄37-65岁,均值(56.45±1.21)岁,病程3-9个月,平均(5.85±1.05)个月;观察组年龄34-65岁,均值(56.39±1.20)岁,病程3-10个月,平均(5.92±1.09)个月;两组年龄、病程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条件;伦理委员会批准。
纳入标准:(1)西医参考《勃起功能障碍中西医结合多学科诊疗指南(2022版)》[7]确诊,中医诊断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8]肾阳不足证;(2)18-65岁;(3)提供亲签同意书;
排除标准:(1)靶向脏器功能不全;(2)4周内有性激素治疗史;(3)对研究用药过敏;(4)精神障碍。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口服枸橼酸西地那非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20528)口服,50mg/次,房事开始前1小时服用,每周最多用药3次。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口服右归丸(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制药厂生产,国药准字Z11020056),9g/次,3次/日;两组均连续用药8周,治疗期间保持正常的性生活频率(每周1~2次),同时保持规律健康的生活习惯。
1.3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观察,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估中的中医症候积分改善评估,治愈:中医证候积分降幅≥95%;显效:中医证候积分降幅70%~94%;有效:中医证候积分降幅30%~69%;无效:中医证候积分降幅<30%[9]。(2)勃起功能评估:勃起功能障碍国际问卷-5(International Index of Erectile Function-5,IIEF-5),5项问题(0-5分),得分越高表示勃起功能越好[10]。(3)勃起功能质量:勃起功能质量量表(Erectile Quality Scale,EQS),15项问题(1~5分),总分15~75分,得分越高表示勃起功能质量越好[11]。(4)中医证候积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估,主症房事举而不坚,0-6分,次症腰膝酸冷、头晕耳鸣、畏寒肢冷,0-2分,分数越高,症状越重[12]。(5)性激素水平:获得空腹静脉血5ml,西门子ADVIA Centaur XP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通过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睾酮(Testosterone,T)、游离睾酮(Free Testosterone,FT)。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软件SPSS20.0,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差异性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组间差异性比较首选χ2检验,当样本量较小且理论频数<5时,改用Fisher确切检验以提高结果可靠性,当P<0.05时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
观察组总治疗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临床疗效(n,%)
组别 | 例数 | 治愈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治疗率 |
对照组 | 40 | 9 | 12 | 15 | 7 | 33(82.50) |
观察组 | 40 | 15 | 16 | 8 | 1 | 39(97.50) |
x2 | 5.000 | |||||
P | 0.025 |
2.2IIEF-5评分
治疗前两组IIEF-5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IEF-5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IIEF-5评分(x±s,分)
组别 | 例数 | 对阴茎勃起以及维持勃起有多少信心 | 受到性刺激而阴茎勃起时有多少次能够坚挺地进入阴道 | 性交时,有多少次能够在进入阴道后维持阴茎勃起 | 性交时,维持阴茎勃起时直至性交完成有多大困难 | 尝试性交时是否感到满足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观察组 | 40 | 0.85±0.21 | 3.10±0.15 | 0.55±0.10 | 2.98±0.15 | 0.38±0.05 | 3.04±0.18 | 0.45±0.10 | 3.21±0.23 | 0.57±0.10 | 3.19±0.15 |
对照组 | 40 | 0.86±0.20 | 2.67±0.10 | 0.57±0.09 | 2.45±0.12 | 0.40±0.06 | 2.57±0.10 | 0.42±0.08 | 2.74±0.18 | 0.55±0.08 | 2.63±0.10 |
t | 0.218 | 15.085 | 0.940 | 17.450 | 1.620 | 14.436 | 1.482 | 9.961 | 0.988 | 19.646 | |
P | 0.828 | 0.000 | 0.350 | 0.000 | 0.109 | 0.000 | 0.142 | 0.000 | 0.326 | 0.000 |
2.3EQS评分
治疗前两组EQ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EQ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EQS评分(x±s,分)
组别 | 例数 | 治疗前 | 治疗后 |
对照组 | 40 | 21.30±1.31 | 42.28±2.18 |
观察组 | 40 | 21.71±1.25 | 55.44±3.15 |
t | 1.432 | 21.727 | |
P | 0.156 | 0.000 |
2.4中医证候
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中医症候积分变化(x±s,分)
组别 | 例数 | 房事举而不坚 | 腰膝酸冷 | 头晕耳鸣 | 畏寒肢冷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观察组 | 40 | 4.75±0.24 | 1.85±0.15 | 2.18±0.15 | 0.78±0.10 | 2.43±0.15 | 0.96±0.10 | 2.41±0.12 | 0.66±0.10 | |||
对照组 | 40 | 4.77±0.25 | 2.77±0.19 | 2.20±0.14 | 1.33±0.12 | 2.41±0.16 | 1.25±0.12 | 2.39±0.15 | 1.22±0.12 | |||
t | 0.365 | 24.036 | 0.616 | 22.265 | 0.577 | 11.742 | 0.658 | 22.674 | ||||
P | 0.716 | 0.000 | 0.539 | 0.000 | 0.566 | 0.000 | 0.512 | 0.000 |
2.5性激素水平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和血清FT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性激素水平(x±s)
组别 | 例数 | 血清T(nmol/L) | 血清FT(ng/L) | |||
治疗前 | 治疗后 | 治疗前 | 治疗后 | |||
观察组 | 40 | 12.45±1.20 | 15.87±1.35 | 5.68±1.01 | 7.24±1.23 | |
对照组 | 40 | 12.48±1.22 | 13.96±1.30 | 5.72±1.00 | 6.45±1.10 | |
t | 0.111 | 6.445 | 0.178 | 3.028 | ||
P | 0.912 | 0.000 | 0.859 | 0.003 |
3讨论
ED作为男性性健康领域的常见病理性状态,以至少持续3个月的性阴茎勃起功能异常为病理基础,临床表现复杂,包括勃起硬度不足、维持时间缩短等症状,损伤男性自信心,长期还可能诱发心理层面的病理病变,增加治疗难度[13-14]。PDE5i是ED的针对性治疗药物,可以放松阴茎血管、增加血流量,进而实现阴茎的勃起和勃起维持的治疗目标,但鉴于ED的发病人群多为中老年男性,部分患者伴随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代谢性疾病,无疑增加了用药风险[15-16];还有临床证据表明,PDE5i具有一定心理依赖性,停药后症状反弹,且伴随诸多副作用,影响疗效[17]。
中医理论认为,肾精对于维持生殖功能健康具有关键作用,即肾主生殖,且藏精,肾中阴阳平衡可以维持阴茎的温煦和滋养。随着近年来中医药的发展,中医药治疗阳痿的优势逐渐凸显,强调整体调理,维持脏腑功能的协调运行,进而改善症状、调节机体功能[18]。右归丸记载于《景岳全书》[19]中,包括附子、肉桂、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等多味药材,具有温补肾阳等补益功效的作用,在肾虚证治疗中通过温补命门之火、滋养先天之精而调节肾脏的阴阳平衡,改善举而不坚等肾虚症状。方中的附子、肉桂作为君药能入肾经振奋肾阳;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均具有滋补肾精的作用,填精益髓,其中山茱萸还能起到收敛固涩作用,储藏精气[20]。鹿角胶壮阳补精,辅以山药健脾,促进运化,同时能协助其他药材的补肾壮阳效果,为肾脏提供持续的营养支持,维持肾脏营养平衡,宗筋得养,全方体现“阳中求阴”的精妙配伍[21]。翟新宇、谈鸣岳、葛旻垚在一项动物研究得出结论,右归丸可以降低实验鼠的阴茎海绵体MDA水平,从而减少海绵体内皮细胞凋亡,同时上调SOD、GSH-Px水平,改善阴茎局部组织微环境,提高阴茎勃起活力[22]。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治疗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在西药的基础上应用右归丸可以提高阳痿的疗效;考虑可能与右归丸秉承中医整体调节理念有关,改善肾阳虚,促进肾阴阳平衡,相比于西药治疗,能全面调节,弥补西药仅改善阴茎局部血管功能的不足。治疗后观察组IIEF-5评分、EQ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右归丸能改善阴茎勃起功能;
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右归丸可以改善肾阳虚症状,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和血清FT均高于对照组(P<0.05),反映右归丸可以促进睾酮合成和分泌,调节内分泌功能,促进阴茎勃起,佐证右归丸调节内分泌水平的作用。分析右归丸调节性激素水平的机制,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其中附子以及肉桂等温热类的药材中的乌头碱、桂皮醛等成分可以激活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提高LH、FSH水平[23-24];还能提高睾丸间质细胞活性,提高血清T和血清FT水平。熟地黄、山茱萸所含的多糖、黄酮等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肿瘤、抗炎的作用,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改善睾丸组织微环境,促进睾酮分泌,上调LH、FSH水平[25]。
综上所述,右归丸治疗肾阳虚型阳痿相比于西药具有更显著疗效,减轻勃起功能障碍,缓解肾阳虚症状,提高血清T和血清FT水平,有推广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翟新宇,谈鸣岳,葛旻垚,et al.基于网络药理学分析右归丸治疗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J].中国男科学杂志,2021,35(3):32-39.
[2]曹莹,陈思,陈玥,等.基于血清代谢组学研究左归丸与右归丸辨证治疗卵巢储备功能减退[J].中国中药杂志,2023,48(13):3664-3677.
[3]邓力,孙泾汇,陈金斌,等.右归丸与金匮肾气丸对肾阳虚小鼠免疫器官及精子质量影响的比较研究[J].中医药信息,2025,42(3):22-26,41.
[4]鲁莎,谭从娥,肖雪,等.右归丸对激素型肾阳虚证miRNA表达谱的影响及其靶基因功能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24,51(5):184-187.
[5]高五芝,孙自学,陈翔,等.热敏灸联合香蜈散治疗肾虚血瘀型勃起功能障碍:随机对照试验[J].中国针灸,2024,44(2):144-148.
[6]陶金刚,黄媛霞.右归丸联合美洛昔康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2020,35(10):2057-2062.
[7]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男科分会.勃起功能障碍中西医结合多学科诊疗指南(2022版)[J].中国男科学杂志,2022,36(4):3-9.
[8]宋彩梅.关于"三结合"审评证据体系下中药新药临床研究路径及制定临床研究计划的思考[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23,39(17):2581-2584.
[9]张继伟,李秋艳,王浩,等.基于数据挖掘法探究古籍文献治疗阳痿组方用药规律及思考[J].中国性科学,2023,32(5):120-124.
[10]李波男,何清湖,周海亮,等.雄蚕益肾方对肝郁肾虚阳痿大鼠性腺轴及睾丸P450scc,StAR,NR5A1表达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杂志,2021,36(11):6447-6452.
[11]刘煜,王福,曾银,等.阳痿,早泄及男性不育慎用中药举隅[J].中国性科学,2023,32(11):109-112.
[12]陈集平,周正国.阳痿的发病机理与分类初探[J].中国性科学,2023,32(3):146-149.
[13]丁乾,赵峰,刘倩,等.启阳胶囊对肾虚血瘀型糖尿病阳痿患者血清NGF,BDNF,VEGF表达水平的影响研究[J].四川中医,2023,41(9):127-131.
[14]王飞翔,朱广友.男性性功能障碍鉴定标准的研制及相关解读[J].法医学杂志,2023,39(4):367-372.
[15]程皓洋,张小燕,罗成龙,等.从勃起不同阶段探讨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中西医精准辨治思路[J].北京中医药,2024,43(6):680-683.
[16]温瞿华,赵凡,杨荣超,等.勃起功能障碍(阳痿)中医治法研究现况[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31(12):1738-1743.
[17]南宁,张慧,陈琦.右归丸联合丝裂霉素C对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术后性功能和尿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性科学,2023,32(3):130-133.
[18]刘稳顺,彭京丽,于志勇,等.补肾活血方对肾虚血瘀型勃起功能障碍患者阴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研究[J].中国性科学,2024,33(11):145-148.
[19]朱慧.补肾活血加减方联合他达拉非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安全性分析[J].中国性科学,2023,32(4):120-123.
[20]黄纡寰,胡小花,曾晶晶,等.玉屏风散联合右归丸加减对肺肾两虚型COPD缓解期患者的疗效分析[J].中国药房,2022,33(19):2384-2387.
[21]孙思东,黄群.右归丸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肾阳虚型老年膝骨关节炎及其对关节液中OPN,S100A12及MMP-3的影响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23,50(11):113-116.
[22]翟新宇,葛旻垚,赵建华.右归丸治疗肾阴阳两虚型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20(s1):61-63.
[23]袁小强,张献朝,赵丽萍.大剂量环磷酰胺冲击疗法联合右归丸治疗激素耐药型脾肾阳虚证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J].新乡医学院学报,2022,39(6):566-572.
[24]侯小涛,陈晓璐,郝二伟,等.基于谱效关系的肉桂改善肾阳虚作用的质量标志物(Q-Marker)研究[J].中草药,2021,52(9):2597-2607.
[25]史扬,柳红芳,郑毅成,等.柳红芳应用熟地黄-黄芪药对治疗慢性肾脏病经验[J].中医药导报,2023,29(6):209-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