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气郁结型黄褐斑应用中医养生美容综合疗法治疗的效果探究

期刊: 养生科学 DOI: PDF下载

王要为

北京市通州区第二医院 101102

摘要

黄褐斑是一种面部色素沉着性皮肤病,属于中医“黧黑斑”“面尘”范畴,民间又称“蝴蝶斑”。其发病特点为颜面部出现面积大小不等的浅褐色至深褐色的色素斑片,一般呈对称性分布在额部、眼周围、颧颊部、鼻旁和口唇周围,边缘多清楚,表面光滑,无鳞屑,无自觉症状,阳光照射颜色会加深,严重影响患者美观。目前流行病学显示,本病患者女性居多(男女比例约为1∶9)。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情会加重,并且大多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月经失调、失眠等内分泌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给患者带来诸多烦恼与痛苦。近年来中医学者对本病进行了深入研究,现将综合疗法治疗概述如下。


关键词

黄褐斑;肝气郁结;中医养生;美容;综合治疗

正文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面部皮肤色素沉着斑,在中年女性中发病率较高,该疾病病程较长,复发率较高,其是在多因素作用下造成的颜面部色素沉着斑,每年春夏季节进一步加重,进入秋冬季节可有所缓解。中医认为黄褐斑的病机与肾虚、肝郁以及脾虚等有关,是人体机能失调的重要外在表现。从气血津液方面来看,气血亏虚、气血瘀滞则气血不能上荣于颜面,被认为在黄褐斑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临床中肝气郁结型黄褐斑十分常见。近年来中医疗法在各类皮肤病变的治疗中应用广泛,其效果突出以及安全性良好。

1病因病机

1.1从脏腑功能失调论

宋代《太平圣惠方》中指出:五脏六腑,十二经血,皆上于面。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也指出:面黑皯者,或脏腑有痰饮,或皮肤受风邪,皆令气血不调,致生黑。故现在多数医家认为本病责之于脏腑功能失调,五脏六腑之精气充盈,气血运行通畅,则能上荣于面;五脏六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不畅,则面部晦暗枯槁,或生黑斑,有诸内必形诸外。余土根认为本病主要责之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应首辨脏腑虚实,虚者主要因肝肾亏虚、脾虚湿盛而起,实者主要因肝郁气滞所起,故辨证论治以补益肝肾、健脾祛湿、疏肝理气为主 。许子春将黄褐斑分为肝热郁火型、脾虚湿热型、肾气不足型,主张治疗上注意区分脏腑定位,并自编歌诀,面汗定位脏腑宗,左肝右肺额心中;鼻脾眼眶同颏肾,上唇则为瘀胞宫。而刘吉凤等通过对14篇名老中医治疗黄褐斑文献的数据分析,发现多数医家认为本病主要责之于肾、肝,其次是脾,该三脏占总频数的78%

1.2”“

明代陈实功在《外科正宗》中曾指出:黧黑斑者,水亏不能济火,血弱不能华肉,以致火燥结成斑黑。现代多数医家亦遵从此理,从”“论治。周文祥通过多年临床观察发现,本病好发于女性,女性因其特殊生理变化易引起血瘀,血瘀致面部络脉瘀滞而形成黄褐斑。认为血瘀,经络不通是黄褐斑的基本病理特点,治疗上多予活血化瘀之法。吴景东认为脏腑失和为本病之病因,其本在于血瘀,血瘀又可引起气血运行不畅,使脏腑失和加重,周而复始,病情迁延难愈,故其主张通因通用之法,以血府逐瘀汤化裁治疗。张荻总结王旭教授多年临床经验,指出阴虚血瘀为本病主要病机,主张以滋肾化瘀法治疗,总有效率达90%

2黄褐斑综合疗法相关成果

姜群群等治疗30例气滞血瘀型黄褐斑患者,内服自拟参芪颗粒(党参、黄芪、当归、山药、白术、茯苓、、赤芍、白芍、柴胡、益母草、郁金、甘草)并联合外用青鹏软膏,总有效率80.0%,观察到雌二醇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升高,不良反应少。

杨广智等治疗肝脾不和型黄褐斑,以Q-1064激光联合逍遥丸为治疗组,以维生素C、维生素E胶丸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90%,且治疗后黑色素含量明显减少,皮肤屏障功能也无损害,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不足50%。熊德等用自拟滋肾活血颗粒(生地黄、熟地黄、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桃仁、红花、丹参、香附、甘草加减)配以自制复方维甲酸霜(维甲酸、氢醌、地塞米松磷酸钠)外涂作为治疗组31例的治疗方法,与服用维生素C、维生素E的对照组31例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82%,对照组58%,治疗组患者血清E2水平降低。

 

 

3中医养生推荐方案

(1)养生茶:枸杞子10g,薄荷5g,佛手10g,玫瑰花5g。用沸水冲泡代茶饮。在整个养生治疗过程中分3次饮用,分别为药浴前、药浴中和药浴结束后,每次饮用100ml。

(2)药浴:由青皮5g,佛手5g,香附10g,青木香5g,白芷5g组成。煎汁加温热水浸泡全身。药浴时间每次15~20min,每周2次。

(3)循经推拿:每次1h,每周2次。

通督脉:督脉循身之背,阳,说明督脉对全身阳经脉气有统率、督促的作用。故有总督诸阳阳脉之海的说法。督脉督一身之阳气,只要是阳气衰弱都可以在督脉上找到合适的穴位进行治疗。脏腑的功能活动均与督脉有关。

调理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膀胱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后背膀胱经的主要循行部位分布着五脏六腑的背腧穴,人体内任何疾病都与膀胱经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调理足厥阴肝经:可调畅情志。肝脉上行者循喉咙,连目系,上出额至巅顶,本经经气不利则巅顶痛,咽干,眩晕;肝主疏泄,肝气郁结,郁而化火则口苦,情志抑郁或易怒。

调理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相表里,协助疏肝解郁。

调任脉:任脉总任一身之阴经,调节阴经气血,为阴脉之海。任脉循行于腹部正中,腹为阴,说明任脉对一身阴经脉气具有总揽、总任的作用。任脉对阴经气血有调节作用,故有总任诸阴之说。

(4)香熏:使用天竺葵精油。能影响肾上腺皮质功能,让心理恢复平衡,缓解压力。具有平抚焦虑、沮丧、紧张情绪的作用,还能提振情绪,具有抗忧郁的功能。用量3ml,时间1h。

(5)音乐:选择五行音乐中的角调。五行音乐能影响人体气机运化,平秘阴阳,调理气血,保持体内气机动态平衡,改善人体的健康状况。角调,为春音,以角音

 

4讨论

黄褐斑临床表现为面部发生淡褐色至深褐色的斑片,无自觉症状,但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诱导黄褐斑发病的因素众多,发病机制复杂。从大量临床实践中总结发现此病与中医肝脏关系密切。创新从肝论治黄褐斑的中医治疗方法,内服外用联合治疗、中医西医标本兼治、多种治法结合治疗,如通过辨证配以合适的内服方药,外用面膜、微针、水光或激光针,再配合压耳穴或耳穴点刺、注射,以及针刺、艾灸、脐疗、刮痧、拔罐、火针等方法,综合治疗以提高黄褐斑的治愈率。值得注意的是,肝主情志,黄褐斑与情志变化息息相关,因此从肝论治黄褐斑时应特别注意对患者进行情志疏导,使患者心态平和、心情愉悦,以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姜庆莹.中医治疗女性黄褐斑伴月经不调的效果研究.母婴世,2021,14(6):89.

2]黄志娟.观察中医治疗女性黄褐斑伴月经不调的临床疗效.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8,18(A1):209,227.

3]张星娟.中医辨证治疗黄褐斑的方式及临床心得探析.中国社区医师,2018,34(14):104-105.

4]刘旺,罗凤英,丰世科.中西医治疗黄褐斑优势浅析.中西医结合研究,2021,13(1):59-60,67.

5]秦建平,杨晓波,叶飞.黄褐斑的中西医治疗进展.皮肤病与性病,2019,41(5):663-666.

6]程传刚.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黄褐斑62例疗效观察探讨.康必读,2020,25(7):122-123.

 


...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