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的重要性与企业健康管理的探讨

期刊: 养生科学 DOI: PDF下载

朱丽辉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四川 成都610036)

摘要

本文结合慢病现状,分析健康管理对预防慢病发生、改善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并结合某企业健康管理实践,探讨企业健康管理方法。


关键词

慢病;健康管理;健康促进

正文


当今社会人们面临的挑战和压力越来越大,工作、生活、学习节奏越来越紧张,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随时都在发生改变、老化甚至病变。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即慢病)的发病率年年上升,亚健康人群与日俱增,心理问题更是屡见不鲜,这些都严重的威胁到了人类的健康。根据2021年中国十大死亡原因统计,慢病已成为威胁国人健康的第一杀手,慢病的死亡占居民死亡总数的88.5%。而根据国家疾病预防中心的研究结论,引起死亡因素的70%以上可归为能被人为控制的因素。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痛风,脂肪肝,慢性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肿瘤等慢病,主要是因为生活方式不良而导致的。相关医学研究表明80%的心脏病与糖尿病,70%的中风以及50%以上癌症是可以避免的。通过改善生活方式,养成健康生活习惯,培养良好心态,能够有效控制并降低人们的健康危险因素。而健康管理就是一套降低健康危险因素行之有效的办法。

健康管理包括健康体检、健康评估、健康促进与健康服务4个部分。健康体检就是通过问、诊、检等方法,对全身各重要器官做筛查,以获取相关健康信息和数据,从而建立起个人健康档案和群体健康数据库,并为后续的健康评估、健康促进和健康服务提供基础信息。健康评估就是采用一套科学的方法对健康体检所获得的数据进行建模和分析,及时发现发生病变的征兆,准确预测疾病类型和风险机率,为健康促进提供直接、可信的依据。健康促进就是通过健康知识的宣讲,帮助和指导人们建立起科学的健康生活方式,避免亚健康状态。并针对健康评估所预见的风险,提供有效的控制与干预,降低病变风险、从而远离疾病。健康服务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医疗手段,在保健医疗科学基础上,建立一套完整、周密和个性化的服务程序,是对个人和群体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其目的在于维护健康、促进健康、恢复健康,从而节约疾病诊疗的费用,降低医疗保障支出,提高全员生活质量。西方国家的统计数据表明,在健康管理上投资一块钱,将在医疗费用上节约8~9块钱。我国也吹响了健康中国的号角并出台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希望通过健康管理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实现人民健康。

下面我们以某企业健康管理为例,分析探讨如何做好企业健康管理。

该企业从2009年引入健康管理至今,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全员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体检人数逐年增加,一线员工身体素质持续提高,亚健康人群数量逐年减少,慢病发病率和死亡率远低于平均水平。根据国家慢病监测统计表明:18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27.35%,糖尿病患病率12.9%,且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而该企业员工高血压发病率仅为7.07%,糖尿病发病率仅为3.48%。持续推进健康管理,给该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企业科研生产能力充分发挥,产值规模和盈利能力逐年攀升,全员医疗支出持续下降,员工获得感与幸福感明显攀升,整体呈现出良性循环的可喜态势。

该企业为做好健康管理,首先是建立健全了一支相对完备的健康管理团队。以职工医院为骨干,各部门及各级工会积极配合,借助社区和上级医院的资源,与相关医疗检测机构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同时,企业每年度均足额提供满足全员覆盖的健康管理经费。在此基础上,健康管理团队按计划认真组织每年度的员工健康体检。针对不同人群选择体检项目,制定体检方案,收集健康信息,建立健全、实时更新员工健康档案数据库。同时,组织医疗专家分批对健康体检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别对员工身体素质、营养状况,心理健康等进行评价,并对疾病风险给予定量评估。在健康评估的基础上,针对员工逐一形成健康评估报告,及时告知员工存在的健康风险。同时,面向各部门汇总形成部门员工健康总体态势及风险评估报告,督促各部门重视本部门共性健康风险,并提出专业指导意见。针对存在健康风险的员工,逐一制定有针对性的健康促进计划,包括:生理保健营养保健运动保健心理保健以及必要的疾病干预等。在提供健康促进计划的基础之上,实施健康服务,指导员工完成健康促进计划,跟踪随访促进效果,及时优化调整保健措施,降低个人和群体健康风险,减少慢病发生率。为提高健康管理的效率,定制开发专业体检管理软件,实现健康管理过程数据和实施结果的信息化。

综上所述,健康管理对实现国民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尤其是在改善人们生活方式,避免亚健康,减少慢病发生,降低诊疗费用等方面具有十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企事业单位大力推进健康管理能更好体现企业人文关怀,增加员工的获得感,进而激发全员创新、创造的活力,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动力,营造和谐氛围。

参考文献:

12009健康管理学杂志 马平《健康管理的现状、实现路径探讨》

2】 林果为、俞茂华,新编诊断学基础【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7
作者简介:第一作者信息,姓名 :朱丽辉,性别:女,出生年月:19702月,籍贯:四川眉山,民族:汉,学历:大专,职称: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健康管理。


...


阅读全文